【导读】重庆市“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成功改造了61公里滨江岸线,通过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如珊瑚公园的综合改造及创新消落带治理,创建了多个城市休闲空间。目前已开放14个特色公共空间,并计划推进30个项目,旨在提升环境质量与吸引力,实现城市更新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重庆,这座因山水之美而闻名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推进,原本素颜粗放的江岸线正逐渐转变为细腻精致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滨江风景线。其中,作为示范项目的珊瑚公园,在经历了2020年以来的综合改造后,成功地将4.23公里亲水步道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通过分层蓄绿技术解决了植被在汛期面临的挑战。此外,园内还有1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得到了修缮活化,吸引了包括118种鸟类在内的众多生物栖息,使其成为了美丽重庆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遵循“点上点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指导思想,加速推进109公里岸线治理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61公里滨江岸线的建设和开放了14个特色节点公共空间。今年,计划继续推进30个整体提升项目,进一步增强“两江四岸”的吸引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消落带治理采用了创新性的“三分法”,即根据季节变化种植不同的植物或建造湿地景观,使得曾经的“生态盲区”变成了四季皆宜的美景地带。
除了生态修复,“两江四岸”治理还注重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例如,磁器口古镇通过重塑地形和使用本地砌筑,既保护了嘉陵江岸线,也为古镇增添了观景平台;白鱼石公园利用分层蓄绿技术栽种原生植物群,形成了弹性空间;南滨路雅巴洞江滩公园则邀请艺术家雕刻石头上的江河动物,赋予荒滩新的生命。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高品质的创业、消费和生活新场景。如戴家巷街区结合了解放碑商圈与洪崖洞景区的独特优势,发展出独特的体验式商业环境;北仓文创街区则将老旧仓库改造成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场所。
如今,随着更多项目的逐步完成,重庆的“两江四岸”不仅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景点。这一切都标志着重庆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向着更加绿色、和谐、美好的未来迈进。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