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签证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之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常常因工程签证费用发生争议。
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签证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它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合同规定的情况、条件不符的事件时,针对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施工图预算或预算定额取费中未包含,而施工过程中确需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不包括设计变更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常常因工程签证费用发生争议。
了解工程签证的基本概念
工程签证通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1、施工图纸或设计文件之外的额外施工内容;
2、合同预算中未包含但实际发生的费用项目;
3、因现场条件变化、临时变更等引发的工程量变动;
4、特殊情况下的赶工费、调价、人工补贴等。
需要注意的是,签证不包括正式的设计变更,而是对施工过程中非计划性事件的临时确认。
工程签证费用争议的鉴定规则
当双方就签证所涉及的费用产生分歧时,往往需要通过第三方造价鉴定来厘清责任和金额。根据相关规定,鉴定人应根据不同签证内容的具体表述,采取以下五种方式进行处理:
1、签证明确了人工、材料、台班数量及其价格:按签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
这类签证是最理想的状态,即签证上已经清楚列明了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以及各自单价。此时,可以直接按照签证上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总费用。
2、签证只有用工数量没有人工单价:参照同类工程人工单价适当上浮
有些签证仅写明用了多少工日,但未说明人工单价。这种情况下,鉴定人应根据该工程的技术复杂程度、工作强度等因素,参照当地同期同类工程的人工单价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适当上浮,以反映特殊工况下的额外成本。
3、签证只有材料和机械用量没有价格:按鉴定项目相应市场价格计算
如果签证只写了使用了多少吨、多少立方米或的工作台班,但没有注明价格,那么应根据工程施工期间的市场行情或合同约定的价格,确定合理的材料和机械单价后进行计算。
4、签证只有总价款而无明细表述:直接按总价款计算
部分签证可能仅写了一个总价,比如“甲方同意支付8万元”,但没有列出任何明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签证合法有效、手续齐全,原则上应按签证标明的总价款予以认定。
5、签证中的零星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数量不符:按实际完成数量计算
有时签证上写的工程量大于或小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这就需要鉴定人员通过对现场踏勘、资料查阅等方式,确认真实的工程数量,并据此调整费用。
签证争议常见原因及预防建议
1、签证管理混乱,导致后续争议不断
很多工程在签证环节缺乏统一规范,比如无人签字、日期模糊、内容不清、重复签证等问题频出。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日后结算时的争议点。为避免此类问题,所有签证必须由施工方、发包方、监理三方共同签字盖章,并明确标注施工内容、时间、地点、工程量、单价、总价。及时归档保存纸质原件,必要时同步电子档案。
2、签证内容与合同冲突,导致法律效力存疑
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尽快拿到费用,随意填写签证内容,甚至与合同条款相悖。比如合同中已有类似项目的综合单价,却另签高价。签证前要与合同条款比对,避免重复计价。对于重大签证内容,建议走补充协议流程,确保法律效力。
3、签证审批滞后,影响工期和资金结算
现实中经常出现签证迟迟未批复,造成施工单位无法及时结算、资金链紧张,甚至停工待款的现象。为此,制定签证审批时效制度,比如要求7日内回复;对于紧急情况,可先口头确认,事后补签正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