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廊道:红花渠生态与文化再生之路

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廊道:红花渠生态与文化再生之路

更新时间:2025-05-16 建设快讯
阅读(2,124) 点赞(242)

【导读】银川市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通过“综合治理、分期实施”,将千年古渠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渠道。工程分为四段,构建“一带四区十二节点”布局,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与居民生活环境,焕发古渠新活力。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红花渠,开挖于公元678年,渠首接唐徕渠东岸,绕银川城区东南方向,向北至八里桥村,全长13公里,因早年间两岸大面积种植红花而得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灌溉面积萎缩,红花渠两岸曾出现私搭乱建、“脏乱差”等现象,变成人们避之不及的“龙须沟”。如今,随着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的推进,这条千年古渠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坚持“综合治理、分期实施”原则,分四段进行:第一段是唐徕渠—宝湖路段,共1.77公里,通过改造儿童研学区,打造开放式体验区域;第二段是宝湖路—胜利街段,共1.24公里,将增设故事区,打造儿童乐园;第三段为胜利街—高台寺巷段,共1.94公里,以历史人文为主题建设文化视觉长廊;第四段为高台寺巷—海宝路段,共1.86公里,配套建设服务设施,修缮铺装步道,整治规范停车泊位。

同时,工程打造“一带四区十二节点”的空间布局,全面提升红花渠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其中,“一带”指红花渠儿童友好文化传承纽带;“四区”包括儿童研学区、贡花故事区、历史人文区、活力渠廊区;“十二节点”则涵盖了渠源探秘、生态教育基地、南巷友好社区、银川桥文化、贡花记忆长廊、南塘雅韵诗书廊、银川时光走廊、智慧康道、生态休闲绿廊等。

来到位于兴庆区唐徕渠—宝湖路的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第一段,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施工人员正对游园道路进行硬化,园林工人则忙着为新近移栽的花木浇水,擦拭安装完毕的景观设施。漫步在横贯古渠两岸的廊桥上,眼前垂柳依依、花草茂盛,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我每天都要来附近散散步、下下棋,这一片原来杂草丛生、渠道干枯,天盛桥也十分老旧,这几天看到施工人员每天在忙忙碌碌进行改造,我十分期待改造后的样子。”提起家门口红花渠的改造,家住光华家园的居民孙先生连连称赞。

在改造现场,生态教育基地、儿童科普园、南塘诗韵亭等主体建筑已经完工,造型别致的导视牌等景观小品也已安装到位。绿化区域内,乔灌木及地被植物的种植工作已整体结束,为红花渠两岸披上了绿装。

“该区域乔灌木及地被种植、广场及道路硬化已全部完工。喷灌系统、路灯及智能化设备均已安装调试完毕。目前,扫尾工程正在全力施工,确保如期开放。届时,市民可以在这里感受生态教育、儿童科普等特色功能区带来的全新体验。”项目施工负责人说。

“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旨在激活‘老银川’繁华之地,还原历史场景,打造一个集历史体验、文化交流、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生态渠道’。通过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让市民游客能够读懂银川,感受古城的魅力与活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千年古渠换新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城市改造,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银川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自 《中国建设报》 宁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