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工程价款争议是最常见的核心矛盾之一。由于涉及金额大、专业性强,当事人往往难以自行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成为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对司法鉴定的启动条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导致诉讼过程中处于被动。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工程价款争议是最常见的核心矛盾之一。由于涉及金额大、专业性强,当事人往往难以自行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成为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对司法鉴定的启动条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导致诉讼过程中处于被动。
一、司法鉴定的基本前提:争议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工程价款存在争议,并且既没有达成结算协议,也无法通过协商、审计等方式确定工程款数额,那么法院可以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委托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工程造价机构进行鉴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均不申请鉴定,法院有义务进行释明。也就是说,法院会明确告知哪一方负有举证责任。如果该方经释明后仍拒绝申请鉴定,就可能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甚至面临败诉风险。
因此,在工程价款争议中,及时、合理地申请司法鉴定,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环节。
二、合同约定影响是否启动司法鉴定
1、合同约定固定总价,一般不予鉴定
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固定总价(即包干价),并且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通常认为工程价款已由合同直接确定,无需再行鉴定。这是为了防止当事人通过事后反悔来推翻合同约定,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2、合同只约定固定单价,可以申请鉴定
但如果合同仅约定了固定单价,而未明确总工程量,则因工程量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具备启动司法鉴定的条件。此时,法院通常会允许通过鉴定来确认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其对应价款。
3、虽为固定总价,但发生设计变更或合同外工程量,可部分鉴定
即使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形式,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增加、合同外工程内容、违约索赔等事项,就可以针对这部分新增内容申请司法鉴定。这种做法既能尊重合同约定,又能公平处理实际发生的额外支出。
三、只对争议部分申请鉴定更合理
在很多工程纠纷案件中,双方对大部分工程内容并无异议,只是对其中某一部分存在争议。例如,主体结构无争议,但装饰装修或附属工程存在分歧。此时,应当坚持只对争议部分申请鉴定,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鉴定费用,也能加快案件审理进程。
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鉴定机构认为仅对局部工程进行鉴定会影响整体判断的准确性,也可能要求对全部工程内容进行鉴定。但这属于例外情况,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审慎决定。
四、施工合同无效,仍可申请司法鉴定
有些工程项目因手续不全、挂靠、转包等原因,导致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但只要工程已经完工且质量合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仍然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
在此类案件中,若双方对工程价款存在争议,同样可以申请司法鉴定。不过,法院通常只会对争议事实部分进行鉴定,以避免浪费资源和拖延诉讼周期。
五、申请造价司法鉴定应注意的实际问题
1、鉴定材料要完整、真实
申请司法鉴定前,应准备好完整的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签证单、变更通知、付款凭证等相关资料。这些材料是鉴定机构作出结论的基础,缺失或虚假都可能导致鉴定结果偏差。
2、明确鉴定范围和目的
在提交鉴定申请时,应清晰列明鉴定的具体内容和目的。例如,是鉴定整个工程还是部分工程?是否包含变更部分?是否包括工期延误损失?
3、关注鉴定机构的资质和经验
选择有司法鉴定资质、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工程造价机构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出现鉴定结论不被法院采纳的情况,反而耽误时间、增加成本。
4、做好庭审配合,必要时申请专家出庭
鉴定报告出具后,如对结论有异议,可以在庭审中提出质疑,甚至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或引入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六、如何提升司法鉴定的有效性与说服力?
1、提前组织证据链:整理完整的施工过程资料,形成闭环证据链条,有助于鉴定机构准确判断。
2、聘请专业律师指导:专业律师可以帮助你判断是否适合申请鉴定、如何准备材料、如何应对对方质疑。
3、关注鉴定程序合法性:确保鉴定过程公开透明,程序合法,避免出现瑕疵影响鉴定效力。
4、了解行业计价标准:熟悉当地的工程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材料价格信息,有助于理解鉴定报告内容,提出有效异议。
5、控制鉴定成本:合理限定鉴定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扩大,从而降低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