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青岛市试点引入DeepSeek大模型,创新招投标评标机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主观打分和模块单元化评审,提升评标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推动招投标市场更加公平高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评标质量与效率,山东省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于近日正式发布《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领域试点实施人工智能辅助评标主观打分和主观打分模块单元化评审机制的通知》,标志着青岛市在推进招投标智能化监管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评标过程。青岛市将在部分项目中试点引入由“深度求索”(DeepSeek)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评标主观打分机制。投标文件解密后,交易系统将依据招标文件设定的评分规则,自动提取需由专家主观判断的内容,如资格审查要点和投标文件中的关键材料,并交由DeepSeek大模型进行智能阅读、比对与分析,生成结构化的评价报告,作为评标专家打分的重要参考依据。此举有助于统一评分尺度,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与此同时,青岛市还创新推出了评标主观打分模块单元化评审机制。系统将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评标要点,将投标文件内容按主题或章节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单元,并分别由人工智能进行逐项分析评价。评标专家需按照AI提供的模块化分析结果,逐一对照评审并作出评分决定。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评标的精细化程度,也有助于专家更深入地理解投标内容,增强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表示,此次人工智能辅助评标的试点实施,是对传统评标模式的一次重要升级,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评标质效,强化评标责任落实,推动构建科学、高效、透明的招投标监管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招投标全过程的应用场景,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化监管机制,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