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我国对于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提高

我国对于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提高

更新时间:2025-07-26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2,901) 点赞(287)

【导读】2025 年 3 月 31 日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于 5 月 1 日实施,从多方面升级住宅建设要求。包括层高不低于 3 米、4 层及以上设电梯,提升隔声性能,强化无障碍与适老化设计,保障日照与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等,推动住宅向高品质发展,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2025 年 3 月 31 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正式进入 "品质升级" 新阶段。这部将于 5 月 1 日实施的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核心目标,从空间尺度、适老便民、声环境控制、无障碍设计到生态性能,构建了一套更贴合当代人需求的住宅建设标准体系,背后折射出对 "居住尊严" 与 "生活细节" 的深度考量。
空间尺度的突破性调整:从 "够用" 到 "舒适"
规范中将新建住宅层高下限提升至 3 米,较此前标准增加 20 厘米,这一看似细微的调整实则影响深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曾宇指出,额外的垂直空间不仅能优化天然采光角度和空气流通路径,使房间更显通透,更为多样化装修提供了可能性 —— 无论是安装新风系统、搭建局部错层,还是设置高柜储物,都不必再受限于压抑的层高。对于有儿童的家庭,更高的空间也能减少碰撞风险,提升活动舒适度。
适老化设计的前瞻性布局:化解 "上下楼难" 的时代痛点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4 层及以上住宅强制配备电梯的规定,直击老年人 "下楼难" 的民生痛点。更具前瞻性的是,这一要求从源头避免了老房加装电梯时的邻里纠纷、结构改造难题。规范同时要求电梯轿厢和公共空间实现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在突发疾病、电梯故障等紧急情况时,确保住户能随时对外联络,为安全再加一道防线。
声环境的精细化管控:让 "安静" 成为基本权利
噪声污染是住宅投诉的 "重灾区",规范对此作出系统性升级。不仅提高了卧室、起居室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需达到 50 分贝以上),更强化了分户楼板的撞击声控制 —— 通过要求铺设弹性垫层等技术措施,使楼下接收到的撞击声压级不超过 75 分贝。针对建筑设备噪声,规范首次对水泵、空调外机等传播至卧室的结构噪声,以及卫生间排水管道的水流噪声设定限值,从源头减少 "楼上脚步声"" 隔壁说话声 ""夜间排水声" 等扰人问题。
无障碍与适老体系的全场景覆盖
在适老化细节上,规范呈现出 "全流程关怀" 的特点: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必须安装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避免老年人起身时失衡摔倒;每个住宅单元至少设置 1 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坡道坡度不大于 1:12,方便轮椅通行;户门净宽不小于 0.9 米、卫生间门净宽不小于 0.8 米,确保搀扶老人或轮椅进出时不受阻碍。电梯轿厢深度不小于 1.4 米、宽度不小于 1.1 米,紧急呼叫按钮高度设定在 0.9-1.1 米之间,兼顾站立和坐轮椅时的操作便利性。
生态与安全性能的全面升级
规范对住宅的 "生态友好性" 提出硬性要求:每套住宅必须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以长江流域为例,冬季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不得少于 2 小时,保障居民的生理健康与心理舒适度。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特殊气候,明确要求配备供暖、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终结了该区域 "冬季无暖气、夏季靠风扇" 的尴尬处境。

安全防护方面,规范从细节入手消除隐患:阳台栏杆净高不低于 1.1 米,且不得设计易攀爬的横向构件;单元出入口设置宽度不小于单元门的雨篷,既挡雨雪又防高空坠物;空调室外机必须安装在专用平台,避免外机坠落或邻里因安装位置产生纠纷。电气设计上,厨房电源插座数量增加至 6 个以上,满足电饭煲、洗碗机、净水器等多设备同时使用需求,让生活更便捷。


这部凝聚了多方智慧的规范,以 "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 为原则,将推动住宅建设从 "有没有" 向 "好不好" 转型。当层高、电梯、隔声、适老等要素成为底线要求,老百姓的 "安居梦" 正变得更加具体而温暖。
《我国对于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提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