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住宅新规聚焦宜居安全 引领建设新方向

住宅新规聚焦宜居安全 引领建设新方向

更新时间:2025-07-26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3,600) 点赞(155)

【导读】2025 年 3 月 31 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 5 月 1 日起实施。这份以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为核心目标的新规,从规模、布局、功能到性能等多维度,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设立了更高底线,不仅直接提升居民居住体验,更将深刻影响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路径。

2025 年 3 月 31 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 5 月 1 日起实施。这份以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为核心目标的新规,从规模、布局、功能到性能等多维度,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设立了更高底线,不仅直接提升居民居住体验,更将深刻影响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路径。

新规核心内容: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全面升级 

新规紧扣居民居住痛点,在空间优化、健康保障、适老安全与全周期体验等维度提出突破性要求,推动住宅品质从基础达标向舒适宜居跨越。在空间与出行方面,明确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较以往提升20厘米以增强采光通风和装修灵活性;同时要求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配备电梯,并实现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既顺应老龄化社会的适老化需求,也从源头避免未来加装电梯的改造难题。健康与舒适保障上,针对噪声投诉高发问题,新规提高分户墙、楼板的空气声和撞击声隔声性能,严格限制设备、排水等结构产生的噪声;并强制要求每套住宅至少有1间房间满足日照标准,从生理健康层面筑牢居住基础。适老与安全强化方面,系统规范无障碍与适老化建设细节,包括卫生间设置扶手、单元入口配备无障碍通道、扩大户门净宽等;同时为防范高空坠物风险,明确栏杆需具备防攀登功能、单元门口设置雨篷,电梯轿厢紧急呼叫按钮高度适配老年人使用需求。全周期居住体验上,新规充分考虑地域差异,要求夏热冬冷地区预留供暖与空调安装条件;并优化电源插座配置,提升厨房等空间的使用便捷性,全面覆盖从日常居住到生活场景的全流程需求。 
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影响:倒逼标准升级与模式创新 
新规的实施将对工程建设领域产生多维度的深层影响,推动行业从设计理念到施工标准、从成本结构到市场导向的全面转型。设计端率先迎来理念革新,层高、日照、隔声等细节的刚性要求,倒逼设计单位跳出“最低标准合规”的惯性思维,在户型布局、建筑间距规划、材料选择等环节更注重人性化体验,例如日照标准的严格执行将推动住宅规划更科学合理,从根源减少“楼间距不足”等历史遗留问题。施工与材料端面临技术与品质的双重升级压力,隔声性能的提升对墙体、楼板材料的隔音效果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加速隔音建材的研发与应用;而适老化设施的普及则需要施工精度显著提升,扶手安装位置、门宽尺寸控制等细节将成为工程质量验收的核心指标。成本与市场端呈现短期成本微增但长期价值凸显的特点,电梯配置、材料升级等措施可能使建设成本小幅上升,但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看,可大幅减少后期加装电梯、噪声改造等巨额投入,同时提升住宅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品质住宅”成为市场主流导向。 
行业趋势:住宅建设迈向“高质量宜居时代” 
新规的落地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从“数量扩张”阶段全面转向“质量提升”新阶段,行业发展方向将呈现三大明确趋势,引领住宅建设进入高质量宜居时代。人性化与适老化设计将从“可选配置”变为“强制标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电梯配置、无障碍设施、适老化细节等将成为住宅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居住需求成为项目规划的基本要求。健康与生态需求将深度融入住宅建设全流程,隔声、日照、热环境等指标的强化,推动住宅建设与健康理念、生态理念深度融合,绿色建材的应用、节能技术的普及、智慧家居的落地等将加速推进,使住宅成为守护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空间。全周期标准体系将逐步完善,新规不仅关注建设阶段的规范要求,更兼顾居住使用阶段的体验优化,未来标准体系可能进一步延伸至住宅维护、更新改造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工程建设从“短期建成”向“长效宜居”转型,构建更可持续的居住生态。 

总体而言,《住宅项目规范》的实施不仅是对住宅品质的一次全面升级,更将引领工程建设领域向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最终让 “住有所居” 真正升级为 “住有优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