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以来,“好房子”成为房地产领域的高频热词。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住宅项目规范》5月1日起施行,再到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好房子”建设正从理念走向实践,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好房子”成为房地产领域的高频热词。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住宅项目规范》5月1日起施行,再到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好房子”建设正从理念走向实践,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推动:筑牢“好房子”建设根基
“好房子”建设,标准先行。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多个维度提高了住宅建设标准。将新建住宅层高提升至不低于3米,增加了空间舒适度与功能灵活性;要求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适配老龄化社会需求;大幅提高墙体、楼板隔声性能,降低邻里噪声干扰;规定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应设供暖、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等。这些量化指标,为“好房子”建设划定了底线,提供了基本遵循。
各地也因地制宜,积极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和政策。北京优化计容方式,引导住房品质提升;江苏、浙江等地针对新建住房品质提升和改善发布技术导则;福建、安徽打造保障性住房“好房子”样板。山东不仅印发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高品质住宅指导性文件《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还发布了《关于支持“好房子”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等11条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已有近十个省市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类似标准和要求,从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加大对“好房子”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市场反应:“好房子”成市场新宠
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其中“好房子”表现突出。良好的居住品质正成为撬动市场的关键支点。新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建造等各环节提升品质,改善功能审美、带来舒适体验;存量住房通过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等方式实现焕新,适配适老化、适儿化需求。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期待,对“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住房的追求,推动住宅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激发房地产市场新活力。
多家房企表示,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如优化户型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质量等,项目销售率得到相应提升,获得了更好的市场回报。这表明,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住房品质,“好房子”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促使房企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追求品质服务。
技术创新:赋能“好房子”建设
技术创新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住宅建设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智能建造方面,全国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加快落地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大力拓展试点工程应用场景,探索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例如,在广东佛山某楼盘,施工方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住宅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和运维,每个环节都可追溯,确保新规要求落地生根。
装配式建造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北京市在新建保障房中实现绿色建筑行动、住宅产业化“两个100%”全覆盖,率先提出各类保障房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标准,倡导工业化内装理念、装配式装修工艺,推动住宅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同时,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升住宅品质。如山东省要求新建“好房子”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50%,推广智能化设施设备。广东、四川、山东、广西等地,紧抓数字家庭建设,通过打造通用的数字家庭系统,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未来趋势: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好房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市场、社会和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全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创新。从上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到中游的建筑施工企业、建材生产企业,再到下游的物业服务企业,都将在“好房子”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未来,随着“好房子”建设的深入推进,住宅、设计、建材、家居等全链条产业将加速升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加大在研发设计、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建筑设计单位将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推出更多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个性化设计方案;建筑施工企业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建造质量和效率;建材生产企业将加大绿色环保建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物业服务企业将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同时,“好房子”建设也将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城市更新,将更多的“老房子”变成“好房子”,提升城市整体居住品质;在乡村振兴中,建设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农房,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好房子”建设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好房子”建设将成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