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自治区主席韦韬在贵港市调研时的一系列部署,为当地工程建设领域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调研内容聚焦港口建设、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等领域,不仅为贵港市指明方向,更折射出广西全区在“平陆运河经济带”战略下的工程建设新趋势。
近日,自治区主席韦韬在贵港市调研时的一系列部署,为当地工程建设领域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调研内容聚焦港口建设、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等领域,不仅为贵港市指明方向,更折射出广西全区在“平陆运河经济带”战略下的工程建设新趋势。
港口与物流基建:江海联运的枢纽野心
作为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贵港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被赋予“江铁海联运枢纽港”的定位。韦韬提出“水上有船、船上有货”的生动目标,凸显通过工程建设提升物流效率的核心诉求。调研中特别强调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模式的探索,这一创新将直接推动港口设施升级与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未来贵港或成为连接珠江—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关键节点。平陆运河的建设机遇,更将催化贵港港口工程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带动区域内航道疏浚、码头自动化等细分领域投资。
农业工程:智慧化赋能“藏粮于技”
港北区水稻智慧农场的实践,揭示了工程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农机管控平台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这一模式不仅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更依赖物联网、无人农机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韦韬要求推广此类经验,预示广西将加大智慧农业工程布局,包括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等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以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搭建。此类工程既保障粮食安全,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工业工程:绿色转型与产业链升级
调研中提及的扬翔股份、和邦木业两家企业,分别代表了畜牧业和家居产业的工程改造方向。韦韬提出的“延链强链补链”要求,指向产业链配套设施的完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智能管理平台等;而木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目标,则需通过生产线技术改造、环保工艺升级等工程手段实现。这些案例表明,未来工业工程建设将更强调绿色低碳技术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政策层面或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
趋势研判:工程建设驱动区域协同发展
韦韬“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论,点明贵港在粤桂联动中的枢纽角色。随着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推进,贵港的工程投资将不仅服务于本地,更需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基地等重大工程有望加速落地,而“向海经济”的布局则可能催生海岸带修复、海上风电等新兴工程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调研反复提到的“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能力”,暗示未来工程评价体系将从单一规模导向转向综合效益评估。
此次调研释放的信号表明,广西正通过工程建设推动经济地理重塑。贵港的实践或将成为样本——以港口为支点、以智慧农业和绿色工业为两翼,构建“水陆联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建设不再仅是硬件投入,更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象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