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装配式建筑质量防治新规 助力河南建设升级

装配式建筑质量防治新规 助力河南建设升级

更新时间:2025-08-02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3,292) 点赞(159)

【导读】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程质量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备受关注。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河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程质量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备受关注。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河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河南省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领域迈出了规范化、精细化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施工效率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如构件连接不牢固、表观质量缺陷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也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此次河南省针对性出台《手册》,正是为了破解这些发展瓶颈,为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手册》以全流程质量管控为核心,构建了从设计源头到验收终端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设计环节,《手册》直击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例如,明确指出部分项目中次梁布置方式不合理,导致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复杂,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可能留下质量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手册》要求设计单位严格遵循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原则,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进行充分的技术策划,确保构件拆分合理、连接可靠。同时,对于剪力墙布置方式不当、构件拆分方案不符合施工实际等问题,《手册》提供了详细的优化思路和设计示例,引导设计单位将质量控制理念融入设计全过程。

生产环节是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关键关口,《手册》对此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整体性能。《手册》列举了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如预制构件外露钢筋表面被水泥浆污染,这会严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蒸汽养护措施不当导致构件出现表观裂纹,降低了构件的结构安全性。针对这些问题,《手册》明确规定了生产企业的质量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制度,从源头把控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质量;优化模具设计与制作工艺,确保构件尺寸精度;制定科学的蒸汽养护制度,严格控制养护温度和时间,避免因养护不当造成质量问题。此外,《手册》还鼓励生产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可追溯。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和最终质量,《手册》对此进行了全面规范。在预制构件进场验收环节,《手册》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核查质量证明资料,对构件外观、尺寸、钢筋连接等关键指标进行逐一检查,杜绝不合格构件进入施工现场。针对施工现场常见的堆场条件不符合要求、构件堆放方式不当等问题,《手册》明确了堆场的硬化标准、排水要求以及不同类型构件的堆放方法,防止构件在堆放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损坏。在构件安装过程中,对于现场开洞影响构件受力性能、连接节点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强调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手册》对检验流程和标准进行了细化。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型式检验到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从隐蔽工程验收到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手册》都制定了明确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特别是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这一关键环节,《手册》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抽样检验,确保连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同时,《手册》鼓励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提高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

《手册》的出台将对河南省工程建设领域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在质量管控体系方面,《手册》的实施填补了河南省装配式建筑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空白,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提供了明确的监管依据,有助于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责、社会监督”的质量管控新格局。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能够根据《手册》明确自身的质量责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质量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有效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手册》将加速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洗牌与升级。随着《手册》的推广应用,质量管控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而那些技术落后、质量意识淡薄、管控不到位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这一过程将推动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河南省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手册》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装配式建筑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手册》的出台将极大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为了满足《手册》的质量要求,企业将不得不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针对装配式建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例如,在构件生产方面,研发高精度模具制造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装备,提高构件生产精度和效率;在连接技术方面,探索新型可靠的连接方式,解决传统连接方式存在的质量隐患;在质量检测方面,引入无损检测、BIM技术等先进检测手段,实现质量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水平,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为河南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在《手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河南省工程建设领域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质量标准化体系将更加完善,随着《手册》的深入实施,河南省将逐步建立覆盖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标准体系,从设计标准、生产标准到施工标准、验收标准,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标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将在省内得到严格执行,还可能通过经验总结和推广,为全国装配式建筑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技术创新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智能化生产将成为主流趋势,机器人焊接、自动化浇筑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构件生产过程;数字化建造技术将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的全过程协同,通过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可视化管理;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取得突破,高性能混凝土、新型保温材料等将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和质量。

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态势将更加明显,随着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提升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投身装配式建筑领域,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产业集聚效应将逐步显现,围绕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设计、物流等环节,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降低产业整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河南省可能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此次《河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的出台,是河南省推动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将为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建设美丽河南、实现建筑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