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重庆9项工程建设标准10月施行

重庆9项工程建设标准10月施行

更新时间:2025-08-02 建设快讯
阅读(3,600) 点赞(229)

【导读】近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住宅装配式排烟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装配式隔墙轻质条板应用技术标准》等9项标准为重庆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这一系列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住宅装配式排烟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装配式隔墙轻质条板应用技术标准》等9项标准为重庆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这一系列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密集发布的地方标准覆盖建筑结构、生态保护、智能建造、消防安全等多个领域,不仅填补了重庆相关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规范空白,更将为城市建设的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装配式建筑与结构创新:筑牢建筑质量根基

在建筑结构创新领域,此次发布的3项标准聚焦装配式技术与新型建材应用,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效率升级提供了明确指引。

《住宅装配式排烟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针对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烟气道这一易被忽视却关乎居住体验与安全的关键部位,从材料选择、设计规范到生产施工、验收标准进行了全流程规范。该标准明确要求排烟气道系统需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经济适用”四大原则,适用于重庆所有新建、扩建、改建住宅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对排烟气道的抗腐蚀、防火性能及安装密封性提出了细化要求,可有效解决传统排烟气道易漏烟、易串味、寿命短等问题,提升住宅居住品质。

《装配式隔墙轻质条板应用技术标准》则瞄准建筑内隔墙的绿色化与装配化升级。作为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该标准规范了轻质条板在民用建筑内隔墙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环节,强调“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较于传统砌筑隔墙,轻质条板具有自重轻、施工快、环保性强等优势,标准的出台将推动这一新型建材在重庆民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助力建筑行业降碳减排。

《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聚焦建筑楼盖系统的结构优化。该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度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对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作出了系统规定。这种新型叠合板兼具承载力强、自重轻、施工效率高等特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广其在重庆建筑楼盖中的应用,为建筑结构安全与成本控制提供双重保障。

绿色与生态保护:守护城市生态基底

在生态保护领域,两项标准分别针对建筑材料优化与园林湿地保护,构建起绿色发展的技术屏障。

《预拌砂浆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直击预拌砂浆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通过规范砂浆外加剂在砌筑、抹灰、地面及防水砂浆中的应用,该标准旨在改善砂浆性能,确保工程质量。标准对材料性能检验、应用过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流程作出了详细规定,强调“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环保”。这不仅能提升重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能通过优化砂浆性能减少材料浪费,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碳减排目标。

《园林湿地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及建植技术标准》则为重庆园林湿地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南。标准以“全面发挥园林湿地的生态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游憩功能和景观功能”为目标,对水生植物群落配置、辅助工程措施、种植要求及养护管理作出了系统规范。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园林湿地建设,该标准将推动重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优化,为城市构建起更完善的生态防护网,同时提升湿地的科普与游憩价值,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的双赢。

智能与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两项标准聚焦智能设施建设与新型通信技术应用,为重庆智慧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政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致力于构建“集约化、多功能、全覆盖的数字化感知体系”。该标准规范了市政工程中智能感知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要求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数据共享和信息发布”。适用于全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市政工程,标准的实施将打破传统市政设施的“信息孤岛”,推动交通、水务、环卫等领域的感知数据互联互通,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让重庆的市政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塑料光纤布线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则瞄准短距离数据传输的技术升级。塑料光纤具有成本低、抗干扰性强、安装便捷等优势,该标准对其在建筑物综合布线及短距离数据传输系统中的设计、施工、检测及验收作出了规范。适用于全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塑料光纤在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为重庆建筑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撑,加速“数字重庆”建设进程。

安全与质量保障:守牢工程建设底线

在安全与质量保障领域,两项标准分别针对建筑加固与消防安全,为工程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标准》为建筑加固工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高延性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和韧性,在结构加固中应用广泛。该标准规范了其在重庆砌体结构、混凝土构件及农村房屋加固中的应用,涵盖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全流程,强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标准专门纳入“砌体结构农村房屋加固”内容,将为重庆农村房屋的安全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住房安全保障。

《建筑分布式光伏电站消防技术标准》则聚焦新能源设施的安全建设。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建筑领域的快速推广,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该标准从建筑防火、建筑材料与构造、消防设施、施工与验收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旨在“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适用于全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分布式光伏电站,标准的实施将为重庆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安全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标准引领下的重庆建设新图景

此次9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发布,是重庆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建筑结构的安全升级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从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到新能源应用的安全规范,这些标准既立足当下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又着眼未来绿色、智能、安全的发展方向。

随着标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重庆的工程建设将进入更规范、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新阶段。无论是住宅建筑的居住体验提升,还是市政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抑或是生态湿地的功能优化,都将在标准的引领下实现质的飞跃,为重庆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重庆9项工程建设标准10月施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