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内蒙古拧紧工程安全总开关:靶向整治护民生

内蒙古拧紧工程安全总开关:靶向整治护民生

更新时间:2025-08-02 建设快讯
阅读(1,634) 点赞(101)

【导读】7月29日,一场聚焦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的分析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近期事故的复盘,更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安全总动员——从自治区住建厅到各盟市、旗县住建部门,各级负责人齐聚一堂,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剖析问题,以"靶向施治"的精准部署工作,为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7月29日,一场聚焦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的分析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近期事故的复盘,更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安全总动员——从自治区住建厅到各盟市、旗县住建部门,各级负责人齐聚一堂,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剖析问题,以"靶向施治"的精准部署工作,为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直面严峻形势: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城镇化进程加速,房屋市政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摩天楼宇拔地而起,市政管网纵横延伸,工程项目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安全风险挑战。近期,高处坠落、土方坍塌、车辆伤害等事故的高发频发,如同一声声警钟,敲响了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会议开篇即直指核心: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入骨髓。"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头号敌人。"会议中,自治区住建厅负责人的话语振聋发聩,"一些企业总觉得'事故离自己很远',把安全制度当'稻草人',把隐患排查当'走过场',直到事故发生才追悔莫及。

"数据显示,房屋市政工程事故中,80%以上源于人为疏忽和管理漏洞。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形同虚设"、基坑开挖未按方案监测边坡位移、有限空间作业前未进行气体检测……这些看似微小的违规操作,往往成为事故的导火索。会议深刻指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求全行业必须摒弃"重进度、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的短视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安全红线。

深剖问题根源:从规律与制度层面破解困局

"反复出现的问题要在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制度上找原因。"会议中这句核心论断,为破解安全管理难题提供了方法论。

从规律层面看,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在脚手架搭设、幕墙安装等环节,暴露了临边防护缺失、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共性问题;土方坍塌事故往往与连续降雨、边坡堆载超标相关,反映出对地质条件变化预判不足、动态监测不到位的短板;车辆伤害事故则多因施工现场交通管理混乱、机械作业与人员行走区域未有效隔离所致。这些规律提醒我们:安全管理必须聚焦高发事故类型,建立"提前预判、精准防控"的预警机制。

从制度层面审视,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走过场",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沦为"签个字、拍张照"的形式;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挂名履职",专职安全员同时负责多个项目,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危大工程审批"纸上谈兵",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两张皮",这些制度执行的"中梗阻",正是事故频发的深层症结。会议强调,必须从制度完善和执行落地两端发力,让安全责任、制度、措施真正"长牙带电"。

靶向施策:专项整治与严格执法双管齐下

针对当前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会议部署了一系列"短平快"的硬核措施,形成"排查—整改—执法—震慑"的闭环管理。

在专项检查方面,会议明确将高处坠落、土方坍塌、车辆伤害三类事故作为攻坚重点,同步聚焦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危大工程。以基坑工程为例,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流程,对深度超过5米的深基坑,必须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实时位移、沉降监测,数据异常时立即停工整改。对于高处作业,将重点检查安全带"高挂低用"执行情况、临边洞口防护设施搭设标准,杜绝"空中作业无保护"的玩命施工。

隐患排查整治更强调"精准"。会议要求对动火作业实行"审批—监护—清理"全流程管控,作业前必须清除周边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沟槽作业要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防止有毒气体中毒;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应急呼吸器等装备,严禁无监护作业。这些措施直指关键环节,力求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执法力度的加码成为此次会议的鲜明特点。会议明确,将综合运用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警示约谈、公开曝光等"组合拳",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于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不落实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并约谈负责人;对安全机构人员不到岗履职的,纳入信用黑名单;对危大工程未按规定审批或未按方案施工的,坚决停工整顿;对多次违法拒不整改、事故频发的企业,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让违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上下联动:构建全域协同的安全管理体系

此次会议的参会范围,从自治区住建厅相关处室单位,延伸至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及相关旗县住建部门,体现了"上下一盘棋"的协同治理思路。

市级住建部门被赋予"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既要落实自治区部署,又要指导旗县实操。会议要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城市,结合本地工程特点开展"差异化"监管——比如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重点监管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项目;通辽市聚焦市政管网改造中的有限空间作业;乌兰察布市则加强对严寒地区冬季施工的安全管控。

旗县住建部门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被要求将监管力量下沉到乡镇、街道,对中小型项目、农村建房等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很多事故发生在县域小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安全意识差、管理水平低,必须盯紧看牢。"会议特别强调,要通过"旗县自查+市级督查+自治区抽查"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安全措施覆盖到每个工地、每个环节。

长效治理: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

事故分析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复盘过去",更在于"防范未来"。会议明确,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一方面,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改变过去"念文件、划重点"的传统模式,采用VR体验、事故案例情景剧、现场实操考核等方式,让作业人员真正认识到"违章就是玩命"。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群体,要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确保他们掌握安全带佩戴、灭火器使用等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要推动科技赋能安全管理。鼓励企业运用智慧工地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监测等技术,实时抓拍未戴安全帽、违规动火等行为,自动预警基坑沉降、脚手架变形等风险。自治区住建厅将逐步建立"全区工程安全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高风险项目、高风险环节,实现"精准画像、靶向监管"。

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此次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会,既是对近期事故的沉痛反思,更是对未来安全工作的郑重承诺。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生根,全区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正朝着"隐患可查、风险可控、事故可防"的目标迈进,以扎实的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