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29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省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专题推进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桂和出席并部署工作,16个地级市住建、城管系统及合肥市水务局负责人悉数参会。
7月29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省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专题推进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桂和出席并部署工作,16个地级市住建、城管系统及合肥市水务局负责人悉数参会。这场覆盖全省的工作部署会,不仅通报了中央资金项目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等进展,更以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勾勒出安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从资金监管到生态治理,从安全防控到民生保障,构建起多维度、全链条的城市治理体系。
中央资金监管:拧紧城市建设"资金阀门"
城市建设的"钱袋子"管理,始终是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快进度、严监管、破瓶颈"为主线,强化中央资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联动发力的背景下,安徽省此举直指资金使用效率与安全的核心命题。
优化施工组织成为首要任务。会议要求加快项目施工与资金支付进度,这背后是对"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的深化实践。据业内测算,中央资金支付效率每提升10%,可带动项目工期缩短15%以上。为破解土地、建材、用工等要素制约,安徽将建立问题台账制度,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城市路网、污水处理等关键领域。
监管机制的刚性约束同样关键。会议强调要规范档案管理、杜绝资金违规使用,这与近年来财政部对中央项目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要求一脉相承。通过构建"预算-执行-监督-问责"闭环,安徽正将资金监管嵌入项目审批、建设、验收全流程,从源头上防范截留、挪用等风险。
生命线工程攻坚: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络"
燃气安全、防汛排涝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议以"全覆盖、高协同、快响应"为目标,部署三大攻坚举措,彰显系统治理思维。
燃气安全整治形成多维发力格局。年底前实现县(市)燃气专项工程及重点场所"三件套"(燃气报警器、自闭阀、不锈钢波纹管)全覆盖,这一目标直指餐饮场所、老旧小区等高发风险点。数据显示,安装"三件套"的场所,燃气事故发生率可降低70%以上。针对瓶装液化气监管,会议提出提升平台使用率、充配比、随瓶安检率的"三率"要求,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一瓶一码"溯源,从流通环节阻断风险链条。
隐患整改闭环机制的建立更具创新性。从问题发现到整改复查,每个环节明确责任主体与时限,类似医疗领域的"诊疗-康复-随访"模式。例如,某市在排查中发现的300处燃气管道老化隐患,将由燃气企业制定"一隐患一方案",住建部门跟踪复查,直至销号,形成管理闭环。
生态治理升级:打好环境改善"组合拳"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会议以问题整改为突破口,推动污染防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
污水管网与建筑垃圾整治双管齐下。安徽正实施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破损修复"攻坚,计划年内完成1000公里老旧管网更新,从源头削减生活污水直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则聚焦"产生-运输-处置"全链条,通过建立消纳场视频监控系统,严打偷倒乱卸行为。某地级市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年处理量达50万吨,既解决污染问题,又创造再生建材产值。
长效机制建设是治本之策。会议要求完善日常巡查制度,通过"网格员每日巡查+无人机每周航拍"结合,实现问题早发现。同时从设施标准、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章立制,如制定《城市排水管网养护技术规程》,将生态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安全生产筑基:守牢城市运行"底线红线"
安全生产是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会议结合"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特点,构建全领域、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
基础设施隐患排查覆盖供水、排水、燃气、道桥等领域。针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安徽将推行"作业审批+气体检测+监护值守"三必须制度,某燃气公司近期通过该制度避免了一起井下沼气中毒事故。水源地保护方面,动态监测体系实现从"每月一测"升级为"每日一测",42个县级以上水源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监管平台。
执法规范化水平同步提升。会议要求落实"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推动城市管理从"重处罚"向"重服务"转变。例如,对燃气无证经营行为,先引导办理许可,对拒不整改者依法查处,既维护市场秩序,又保障民生需求。
民生福祉保障:破解群众身边"急难愁盼"
会议将民生保障作为工作落脚点,从燃气安全到环卫工人权益,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加速推进。安徽计划年内完成1500公里存量老化管道改造,对新增老化管道实行"发现即改",同步建设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在某市老城区,施工队伍采用"非开挖技术"更换管道,既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又提前3个月完成改造任务。
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力度加大。会议明确推动工资专用账户全覆盖,通过银行监管确保工资按月足额发放。针对夏季高温作业,要求落实"高温津贴+错峰作业"政策,某区近期排查化解3起欠薪风险,让300余名环卫工人吃下"定心丸"。
此次专题推进会的召开,既是对安徽城市建设工作的系统部署,更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从中央资金的精准使用到燃气管道的毫米级监测,从污水管网的厘米级改造到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每一项举措都紧扣"安全""民生""生态"三大关键词。随着这些部署的落地,安徽正朝着基础设施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安心的目标稳步前行,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