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沥青油毡是一种以原纸(如油毡原纸)或纤维织物为胎基,经低软化点石油沥青浸渍后,再双面涂盖高软化点沥青,并撒布防粘材料(如滑石粉、云母片)制成的柔性防水卷材。其主要特性包括不透水、有韧性、耐高低温及抗老化,适用于建筑屋面、地下室、临时建筑等工程的防水防潮层施工。
沥青油毡是一种以原纸(如油毡原纸)或纤维织物为胎基,经低软化点石油沥青浸渍后,再双面涂盖高软化点沥青,并撒布防粘材料(如滑石粉、云母片)制成的柔性防水卷材。其主要特性包括不透水、有韧性、耐高低温及抗老化,适用于建筑屋面、地下室、临时建筑等工程的防水防潮层施工。
沥青油毡的主要组成成分
沥青油毡的主要组成成分以沥青为核心黏结材料,辅以胎基和填充料构成复合结构。沥青作为关键成分,通常选用石油沥青或煤沥青,石油沥青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煤沥青则黏性更强但低温脆性较明显,实际生产中常根据使用场景调配两者比例。
胎基是油毡的骨架支撑,早期多采用纸胎,由木浆或破布浆制成的原纸经浸渍处理后增强强度,但纸胎吸水率较高、耐久性有限;现代油毡更多使用玻璃纤维胎、聚酯纤维胎等新型材料,玻璃纤维胎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聚酯纤维胎则兼具柔韧性与抗撕裂性能,显著提升了油毡的结构稳定性。
填充料的作用是改善沥青的物理性能,常见的有滑石粉、碳酸钙、云母粉等,滑石粉能减少沥青的流淌性,碳酸钙可提高油毡的硬度,云母粉则增强其抗渗性和耐热性。部分特种沥青油毡会添加改性剂,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PP(无规聚丙烯)等,以提升油毡的弹性、耐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能力,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这些成分通过特定工艺结合,使沥青油毡形成具有防水、防潮、耐候等特性的复合材料。
沥青油毡在建筑过程中常见的应用场景
沥青油毡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涵盖多个场景且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它是传统且常用的防水材料,尤其适用于平屋面或坡度较小的屋面,通过多层铺设形成连续的防水屏障,能有效阻止雨水渗透到屋顶结构层,保护屋面基层不受雨水侵蚀,延长屋面使用寿命,在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的屋面施工中均有大量应用。
在地下工程防水方面,沥青油毡常用于地下室墙体、底板的防水处理,由于地下环境湿度大、易受地下水压力影响,油毡通过铺设在结构外侧形成防水层,可抵御地下水的渗透,防止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保障地下空间的干燥与安全。
在临时性建筑或设施中,沥青油毡也被广泛使用,例如临时搭建的仓库、工棚等,可用作屋面和墙体的防水材料,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施工简便,能快速满足临时建筑的防水需求。
在一些水利工程的辅助设施中,如小型水渠、蓄水池的内衬防水,沥青油毡也能发挥一定作用,通过铺设形成防水层,减少水体渗漏,提高水利设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在道路工程的某些辅助结构,如路边排水沟的防水处理中,沥青油毡也能起到防止雨水渗入路基、保护道路结构的作用。
沥青油毡的生产工艺流程
沥青油毡的生产工艺流程包含多个关键步骤,各环节紧密配合以保证产品质量。原材料准备与预处理,沥青需进行加热融化并去除杂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调配石油沥青与煤沥青的比例,必要时加入改性剂并搅拌均匀,使其具备合适的黏度和柔韧性;胎基材料如纸胎需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以增强与沥青的黏结力,玻璃纤维胎或聚酯纤维胎则需检查其抗拉强度等指标,确保符合生产要求;填充料需经过研磨、筛分,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以保证在沥青中分散均匀。
浸涂工序,将预处理后的胎基材料送入浸涂机,先经过第一道浸渍,使胎基充分吸收沥青,填满其内部孔隙,增强胎基的防水性能和强度;随后进行涂盖,在胎基的上下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较厚的沥青,形成涂盖层,这一步骤需控制涂盖厚度,以保证油毡的防水效果和厚度均匀性。
撒布隔离材料,在涂盖层表面均匀撒布滑石粉、云母粉等隔离材料,防止油毡在后续卷取、存放过程中相互黏结,便于施工时展开使用。紧接着是冷却定型,将经过撒布处理的油毡送入冷却装置,通过风冷或水冷使沥青迅速凝固,固定油毡的形状和结构,避免在后续处理中发生变形。
卷取与切割,冷却后的油毡由卷取机卷成大卷,再根据规定的长度进行切割,形成标准尺寸的卷材,同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厚度、抗拉强度、不透水性等指标,合格产品则进行包装入库。
使用沥青油毡作为防水材料时,需要注意的施工要点
使用沥青油毡作为防水材料时,施工要点需严格把控以确保防水效果。施工前的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干净,不得有松动、起砂、空鼓、裂缝等缺陷,若存在不平整之处需用水泥砂浆找平,裂缝需进行修补处理,确保基层表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同时,基层表面的含水率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要求含水率不大于9%,可通过卷材覆盖法等方式检测,若含水率过高,需进行干燥处理,否则会影响油毡与基层的黏结力,导致防水层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
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刷一层沥青基或橡胶沥青基的基层处理剂,其作用是增强基层与油毡之间的黏结力,涂刷时需注意厚度均匀,避免漏刷,待处理剂干燥后再进行油毡铺设。在油毡铺设过程中,需根据屋面坡度或施工部位确定铺设方向,坡度较小的屋面可平行于屋脊铺设,坡度较大时则垂直于屋脊铺设;油毡的搭接宽度要符合规范要求,长边搭接宽度一般为80-100mm,短边搭接宽度为100-150mm,搭接部位需涂刷沥青胶结材料,确保黏结牢固,防止出现渗漏通道;铺设时要将油毡铺平、拉紧,避免出现褶皱、空鼓现象,可用刮板将油毡下的空气排出并压实。
特殊部位的处理至关重要,如屋面的阴阳角、天沟、檐口、管道根部等部位,需进行加强处理,通常采用增加附加层的方式,附加层宽度一般为300-500mm,确保这些易渗漏部位的防水效果;在油毡铺设完成后,还需进行收头处理,将油毡的末端固定在基层上,并涂刷密封材料,防止雨水从收头部位渗入。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油毡是否铺设平整、搭接是否牢固、有无破损等情况,必要时进行闭水试验,观察是否有渗漏现象,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补,确保防水层的整体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