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绿沁城郭 文润民心:新疆书写城市幸福答卷

绿沁城郭 文润民心:新疆书写城市幸福答卷

更新时间:2025-08-07 建设快讯
阅读(1,912) 点赞(284)

【导读】“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的发展,终究是为了让生活其中的人收获稳稳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遵循,在城镇化进程中深耕绿色生态、推进有机更新、守护历史文脉,让一座座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的发展,终究是为了让生活其中的人收获稳稳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遵循,在城镇化进程中深耕绿色生态、推进有机更新、守护历史文脉,让一座座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绿色打底,让生态福祉触手可及

清晨的乌鲁木齐人民公园,70岁的高霞已与老友漫步在树荫下,这是她坚持了多年的习惯;伽师县人民西路口袋公园内,努尔古丽·图尔荪带着孩子在崭新的长椅上与邻居闲谈,“这里不光能散步,还能和街坊聊天,太方便了”。从陪伴多年的老牌公园到见缝插针的街头“微绿洲”,新疆正一步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民生承诺。

如今,全疆已建成公园1568个,城市绿道总里程达2065公里。各地各显其能:喀什地区巧用地边角、零碎地,打造集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口袋公园,让城市微空间焕发新活力;伊宁市统筹布局口袋公园与城市绿廊,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温馨场所;乌鲁木齐市则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园建设运营,实现“共建共享共管”,让绿地既“好看”又“好活”。

截至2024年末,新疆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8%,绿地率38.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05平方米,多项指标位居西北五省区前列。而99.98%的供水普及率、98.93%的燃气普及率、99.44%的污水处理率、99.96%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这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硬核数据,更让“宜居”二字有了坚实支撑。在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设施覆盖率超99%,资源化利用率达59.04%,绿色生活方式正融入城市肌理。

更新提质,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过去小区围栏多,进出得绕路,孩子没地方玩,车也停不下。”在乌鲁木齐天山区春风巷开了20年美发店的赵飞臣,望着窗外整洁的外墙、规整的停车位和宽敞的道路,感慨万千。这个由10个分散院落“拆墙并院”改造而成的片区,曾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如今不仅有了肉店、超市、居民活动中心,更有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为居民提供助餐、助浴等贴心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自2019年启动这项工程以来,新疆已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888个,惠及居民116.67万户。2024年,自治区创新推出奖励机制,对12个改造创新案例各给予100万元奖励,以点带面提升改造实效。

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口岸路海滨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正火热进行,户外开挖管沟、更新管道,室内更换智慧燃气表和安全阀,居民辛翠芬说:“新阀门能自动关闭,住着更踏实了。”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新科二队片区,200余名施工人员正加紧推进城中村改造,居民齐朝阳期待着:“这里的自建房都是90年代的,设施简陋,盼着重建后路网更顺、配套更全。

”今年,新疆将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计划更新城市地下管网3800公里,改造258个城镇老旧小区。这些“绣花”功夫,正让城市既有现代发展的高度,更有民生关怀的温度。

文脉续章,让历史与现代共舞

7月20日傍晚,墨玉老城的灯光在夕阳余晖中渐次亮起。这座今年5月才开门迎客的老城,已成为周边群众的聚集地:浅赭色外墙、巨幅农民画、雕花门窗、拱形廊柱,每一处都成了打卡热点。“过去拍民族风婚纱照都去和田团城,现在95%的新人选这里。”婚纱摄影店店主米热妮萨·阿卜迪力艾则孜笑着说。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棚户区,住房多为笆子房,道路狭窄,没有上下水,卫生条件极差。如今的一期改造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更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当地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拓展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推动老城从单一景点升级为文化传承、产业创新与社区共生的生态圈。

在新疆,这样的“文脉续章”处处可见:喀什老城里,帽子巴扎、铁匠巴扎串联起居民生活,民族特色餐厅与新潮文创店相映成趣;伊宁市喀赞其的“伊犁蓝”与六星街的夜曲,勾勒出多民族共居的温情画卷。目前,新疆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32片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中发展,让老建筑讲故事,让居民既守得住乡愁,又找得到商机。

从绿道蜿蜒到老街焕新,从设施完善到文脉传承,新疆的城市建设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当“老房变新居、旧巷成网红”成为常态,一幅宜居、韧性、智慧、文明的城市画卷,正在天山南北徐徐展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幸福答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