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幸福感,安徽省合肥市近期同步推进两项重大民生工程:一方面启动“十五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前期摸排,重点聚焦2001—2010年建成的住宅小区;另一方面对城区103座市管桥梁开展集中“体检”,运用科技手段排查安全隐患。从居住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安全维护发力,全面夯实城市运行基础。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与民生改善。近期,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与城乡建设局分别部署重点任务,围绕“住得安心”和“行得安全”两大核心目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摸排与桥梁安全检测工作,彰显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作为。
在居住环境提升方面,合肥市已印发《关于做好2026-203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预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十五五”改造前期摸底工作。此次摸排对象为2001年至2010年期间建成的住宅小区,旨在为未来五年改造计划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以瑶海区为例,已梳理出217个符合改造条件的小区,未来将根据“优先急需、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推进2001—2005年建成、设施老化严重且群众呼声强烈的小区改造,逐步实现城市居住环境的整体跃升。
与此同时,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正组织对城区103座市管桥梁开展集中“体检”。检测涵盖高架桥、跨河桥、立交桥等多种类型,严格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执行,重点排查结构裂缝、承载力下降等潜在风险。为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度,此次行动广泛应用科技手段:通过无人机航拍对桥梁底部、索塔等高空盲区进行高清影像采集;对重点桥梁实施“荷载试验”,模拟高峰车流,实时监测桥梁振动、位移等关键参数,科学评估其实际承载能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与汛期天气对桥梁安全构成挑战,必须坚持“早发现、早干预”原则。检测结束后,将依据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并加装水位监测报警系统,增强防洪预警能力,确保桥梁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从“家门口”的居住环境改善,到“脚底下”的出行安全保障,合肥市正以务实举措织密城市安全网、提升民生幸福感。随着“十五五”规划的逐步推进,这座城市的更新步伐将更加稳健,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安全、智慧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