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安徽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安徽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更新时间:2025-09-18 建设快讯
阅读(2,172) 点赞(64)

【导读】安徽省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补缺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2025年底前将完成住宅小区充电设施补建任务,已建成充电端口超10万个;同时,“十四五”以来整治易涝点369个,推进排水防涝智慧监测,构建城市安全韧性体系。

近年来,安徽省聚焦民生安全与城市韧性建设,统筹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补缺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推进全省住宅小区充电设施补建工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对全省1.46万个物业管理区域开展全面摸排,建立充电设施工作台账,明确停车位按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00%配置,充电设施覆盖率不低于30%。截至5月底,全省已建成充电车位18.3万个、充电端口10.2万个,完成年度目标近70%。

为加快进度,安徽简化审批流程,利用公共场地建设充电设施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并鼓励盘活小区零星地块、架空层等存量资源,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合理布局。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拓宽资金渠道,支持使用旧房装修补贴、物业维修资金等投入建设。对不满足配建标准的小区,补建任务已纳入2025年计划,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

在城市安全治理方面,安徽加快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整治严重易涝点369个,新建改造雨

网4000余公里,提升泵排能力1106立方米/秒。16个地市已完成排水防涝专项应用场景建设,省级与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合肥市率先打造城市防汛智慧监测体系,布设400余套排水管网智能设备,集成气象、水文数据,构建“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并对董铺水库、南淝河等重点区域开展实时模拟与防洪分析,提升内涝风险预判能力。

下一步,安徽将深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建设,加密排水监测设备,实现易涝点全覆盖监测。同时加强排涝设备储备和应急演练,强化汛期联合值守,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推动治理模式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

来源:《合肥日报》《合肥晚报》 作者:吴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