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针对检测、生产、施工信息割裂难题,山东菏泽创新实施“三场联动”全链条管控,通过智慧平台实现检测溯源、源头把控和现场闭环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水平。
为破解传统管理模式下检测、生产、施工环节信息割裂、监管脱节等难题,山东省菏泽市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检测机构、预拌
生产企业、施工现场”三场联动的全链条智慧管控体系,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保障能力。在检测环节,菏泽市着力筑牢“数据关”。通过推进检测机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引进先进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打造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该平台集成企业、项目、人员监管信息,运用人脸识别、二维码芯片、AI防伪等技术,设置检测管理、见证管理、行为监控等12个功能模块,实现从样品见证、委托试验到报告出具的全流程溯源,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
在生产环节,重点把好“品质关”。菏泽市编制《
技术管理资料手册》,为企业提供原材料管理、试验流程、配合比设计等标准化操作范本。同时,搭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平台,全面采集企业购销合同、原材料台账、检测报告等关键信息,推动实验室数据与生产批次、工程项目精准关联,形成完整证据链,实现质量问题源头可查、责任可究。在施工环节,坚决守住“现场关”。聚焦重点民生工程,全面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数据实时上传,规范混凝土试件制作与养护流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部位的现场检测方案须上传至监管平台,检测仪器与手机端APP实现数据互联,确保现场检测过程透明、数据可靠。针对平台预警的异常情况,实行“专人负责、逐一销号、闭环处理”机制,由项目监督员全程跟踪整改并上传结果,形成有效监管闭环。
通过“三场联动”智慧监管体系的建设,菏泽市实现了工程质量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可追溯管理,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