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江西省近日从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老城区人行道改造两方面发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通过规范企业准入、统一车辆标准、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全流程管控;另一方面,南昌市按“一路一策”推进老城区326条人行道改造,同步实施弱电下地、管网清淤,年底前全面完成,打造特色街区,助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人居环境,江西省近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双管齐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更新与治理能力提升。南昌市正全力推进老城区
改造工程,同时全省出台新规加强运输管理,两项举措协同发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管理 为城市环境“减负”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明确,将通过规范企业、加强车辆管理、强化执法监管三项举措,全面加强城市建筑垃圾运输管理。
在企业管理上,江西严格实施准入与处置核准:运输企业需具备合法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拥有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固定办公及停放场所,并安装卫星定位监控平台;未取得处置核准文件的企业不得从事运输活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将与建筑施工许可并联审批,未核准项目严禁
外运。车辆管理方面,全省统一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准,明确外观规格、载重量、密闭装置、北斗定位等要求,车身需喷涂企业名称、编号及监督电话;新购车辆必须符合标准并规范标识。同时,车辆需登记信息(含驾驶员、运输路线等),及时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立即停用维修,鼓励企业应用新能源车辆。
执法监管上,江西将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严打无证运输、超载超速、抛洒滴漏等行为;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信息化监管模块,通过视频监控、数据分析实时查处违法;畅通投诉渠道,对举报及时反馈并保密,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不力严肃追责。
南昌老城区人行道改造全面推进 年底前全面完工
南昌市今年聚焦老城区民生短板,按照“一路一策、节约利旧”原则,对326条市政道路人行道实施提升改造,其中139条翻新重建、187条局部修复,同步推进260条道路
下地,并对69条易涝路段开展清淤,全面提升排水防涝能力。目前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优先覆盖景区景点、重要商圈及主干道。累计完成人行道翻新重建88条、局部修复43条,整体完工率40.18%;117条道路具备弱电下地硬件条件并同步施工,62条雨水管网清淤路段已完成。结合老城区地域特色,南昌已打造榕门路、章江路、绳金塔街等一批
,实现环境风貌与文旅、商业需求融合。后续,南昌将细化剩余51条道路设计,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利用暑假黄金期优先完成16条学校周边道路改造,确保9月开学前完工;国庆节前完成13条景区及商圈周边道路翻新重建和所有局部修复,力争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老城区人行道及相关配套工程,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两项政策并行,既改善了市民“脚下安全”与出行体验,又规范了建设秩序、减少了环境污染,展现出江西在城市更新与精细化治理方面的系统性推进,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