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科技“绣花”绘就智慧城市新图景——青岛“城管大脑”实践

科技“绣花”绘就智慧城市新图景——青岛“城管大脑”实践

更新时间:2025-08-29 建设快讯
阅读(1,964) 点赞(56)

【导读】青岛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四快”机制与立体感知网络,融合AI、大数据技术,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秒级响应、精准处置。平台覆盖41个应用场景,日均处理万余件问题,推动治理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跃升,打造可复制的智慧治理“青岛样本”。

从商铺招牌到社区治理,从燃气安全到环境卫生……每天1万余件城市管理问题,在被称为“城管大脑”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快速发现、高效处置。这背后,不只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更蕴藏着以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中国智慧”。

从“经验治理”到“智慧治理”的跨越

作为全国15个试点城市之一,山东青岛2022年建设完成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于2023年6月全国首个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组验收。“我们通过公众诉求分析系统全量汇聚政务热线中城管领域市民诉求数据,并进行‘打开来分析’,为行业管理找准攻坚重点并进行靶向施治提供技术支撑。”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任树睿介绍道。

平台建设了十大系统、41个行业应用场景,覆盖了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青岛正在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这一城市管理的“中枢神经”,练就快速高效发现、处理城市管理问题的“火眼金睛”。仅2024年,青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就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423万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提升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水平。

织密立体感知网络,让城市“耳聪目明”

“为解决市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建立了‘快发现、快定责、快流转、快处置’城管问题流转处置的‘四快’机制,”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指挥中心一处处长鞠宏说。

青岛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了立体感知网络。拓宽问题发现渠道,建立了“主动发现+互动发现+自动发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全时段、全方位捕捉,构成了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为提高城市管理案件派遣的精准度,平台建成了全市350万个城市管理部件“一张图”,每个部件都拥有专属“身份证”,实现问题精准溯源、责任快速认定;在案件流转环节,平台利用AI大模型技术建设了智能派单系统,将60秒的人工派单压缩至1秒,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秒级响应;为提高问题处置效率,青岛建立了智慧化指挥调度体系,每天通过平台,流转处置城市管理类问题1万件左右,准确立案率达到99.97%,按期处置率达到98.87%。

数据融合打破部门壁垒。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指挥中心一处一级主办韩瑜表示,平台汇聚了32个市直部门和区市数据,形成58个城市管理的专题数据库,数据总量达3TB。为城市管理各个行业的场景应用、数据分析、指挥调度、决策建议提供了大数据支撑,构建起覆盖城市管理全领域的“智慧大脑”。

全场景覆盖,构建智慧治理生态

登录青岛市智慧燃气管理服务系统,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燃气场站的运行数据。一旦出现抽烟、接打电话等危险行为,AI摄像头会立即识别并发出语音警示。“这套系统实现了燃气全生命周期监管,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青岛市燃气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刘志刚说。

这只是41个行业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在环卫领域,1300余条道路的保洁状态实时可视;在执法领域,立案、调查、处罚、执行等十余个环节全部电子化、流程化;在社区治理中,智慧物业平台实现“三公开”,业主服务更高效,管理办法更透明。

青岛用科技为城市治理注入的“智慧基因”,正以“绣花功夫”雕琢着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治理样本,彰显了科技赋能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地生根。

文章来源:人民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