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徽省2025年申报1.24万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国家计划,获中央财政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并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同时,阜阳市强化房屋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从源头防控、关键环节把控到信访响应闭环管理,切实保障群众“住得安心”。安徽正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与居住品质提升。
近日,安徽省在城市更新和住房安全领域持续推进多项举措,既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又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切实提升居民居住安全感与幸福感。
据大皖新闻报道,2025年,安徽省申报1.24万套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计划,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5.13亿元。在省财政支持下,已安排省级专项资金7500万元,并设立“以奖代补”机制,鼓励各地完成改造任务。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并创新推出“城品活力贷”财政贴息政策,对相关贷款项目给予1%贴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在项目谋划方面,安徽住建部门联合省发改委指导各地科学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合肥、黄山、铜陵、池州、芜湖等地已获得5254万元支持。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614个,惠及220万户居民。下一步,安徽将继续摸底C、D级危房及非成套住房,争取纳入国家台账,统筹“拆、改、留”方式,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阜阳市在工程质量监管方面探索出一套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据《中国建设报》报道,阜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坚持关口前移,从项目开工即开展监督交底,编制针对性监督方案,强化
、等关键材料进场检测,严控质量源头。在施工过程中,聚焦“关键人、关键点、关键处”,严格落实项目经理、监理人员到岗履职检查,对渗漏、开裂等常见问题实施专项治理。针对地基基础、防水层等隐蔽工程,推行“样板引路”和“举牌验收”制度,主体和竣工验收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杜绝“带病交付”。
此外,阜阳市畅通“12345”“阜务为民”等信访渠道,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开展“业主开放日”主动下访,实行信访事项闭环管理,并通过回访和溯源分析,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实现监管效能提升。
安徽正以政策支持与严格监管双轮驱动,加快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努力打造安心、舒心、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