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重庆“四同步”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织密“15分钟生活圈”

重庆“四同步”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织密“15分钟生活圈”

更新时间:2025-08-29 建设快讯
阅读(2,128) 点赞(249)

【导读】重庆出台新规,明确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建设机制,强化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全流程管理,补足养老服务短板。同时,中心城区持续推进“空中飞线”整治,232公里“蜘蛛网”线路完成下地,城市面貌更清爽宜居。

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重庆市近期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接连发力,通过制度创新与专项整治,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近日,重庆市民政局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四部门印发《重庆市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养老服务设施须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四同步”机制,全面规范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

在规划阶段,相关部门须在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养老设施的面积、规模及移交标准,并将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从源头落实配建要求。建设过程中,施工图需纳入审查,严格遵循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规范,达到“简单装修即可入住”的标准,并配备

等基础设施。

验收与移交环节也进一步强化。新建项目中,养老设施必须与住宅同步验收,民政部门参与联合验收,未达标项目不予通过。验收合格后6个月内,开发单位须无偿将设施及相关资料移交至区县民政部门或街道,并同步完成不动产登记,明确其“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属性。

针对已建成居住区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细则》要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等方式补齐短板,并由各区县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投入使用后,设施须在1年内投入运营,鼓励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提供普惠养老服务。同时,严禁擅自转让、抵押或改变用途,水电气执行居民价格,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保障服务可持续。

与此同时,重庆正大力整治“空中蜘蛛网”问题,提升城市“天际线”整洁度。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消息,截至6月底,中心城区已累计整治“空中飞线”232公里,成效显著。

在江北区洋河星光片区,38390米“空中飞线”全部转入地下,600户居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入地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腾出的空间还增设了等设施,提升了社区宜居性。

渝北区新牌坊转盘周边4公里“飞线”完成下地,采用“主干道优先、重点跟进、小巷收尾”策略,配合数字监控与联合巡查机制,确保整治长效化。南岸区南山片区则通过“去废线、并杆路、整箱体”等创新方式,完成2213米线路治理,累计整治电力与弱电管线近18公里,道路景观明显改善。

随着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与“空中飞线”逐步清零,重庆正以精细化治理织密“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生活更安心、更舒心、更有温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