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苏州海绵城市专家库启动调整

苏州海绵城市专家库启动调整

更新时间:2025-09-02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2,568) 点赞(132)

【导读】2025年8月31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调整“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并增补专家成员的通知》(苏建函城〔2025〕188号),正式拉开新一轮专家库动态更新的序幕。

2025年8月31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调整“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并增补专家成员的通知》(苏建函城〔2025〕188号),正式拉开新一轮专家库动态更新的序幕。此举不仅标志着苏州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专业化、规范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更凸显了政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持体系的高度重视。此次调整不仅是人员的更替,更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深度实践。

一、背景与意义:为何要动态调整专家库?

“海绵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应对内涝、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解决方案,其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要求高、系统性强。为确保相关项目在技术审查、标准制定、政策咨询等方面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至关重要。

苏州市此次对“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进行调整与增补,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考量。通过动态管理机制,既对现有专家履职情况进行复核,确保其持续具备专业能力与责任心;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成员,吸纳更多具备实战经验与前沿视野的专业人才,从而不断优化专家结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这不仅是对专家个人专业水平的检验,更是对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体现。

二、老专家须“述职”:资格复核成续任前提

此次调整的一大亮点,是对现有专家库成员实行“履责报告”制度。通知明确要求,所有在库专家需结合近两年的工作实际,提交个人履责报告,并附上相关支撑材料,于2025年9月7日前报送至市住建局。

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入库即终身”的静态管理模式,引入了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履责报告,主管部门可全面掌握专家在技术审查、项目咨询、标准研究等方面的参与情况与实际贡献,杜绝“挂名不作为”现象。只有经过复核、符合条件的专家,方可继续留任。这不仅增强了专家的责任意识,也提升了专家库的整体活跃度与专业含金量。

三、新成员门槛高:

+成“硬门槛”

对于申请加入专家库的新成员,苏州市住建局设定了严格的申报条件,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遴选原则。

根据通知,申报者必须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1.从业年限与职称要求:从事工程建设行业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10年,且须具备本专业高级及以上职称。

2.执业资格硬性规定:对于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专业,原则上应具有一级注册师资格(如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对于不分级别的注册专业,则需具备相应注册师资格。

3.项目经验要求: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参与过不少于十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若项目已纳入“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将优先录用。

这意味着,未来进入苏州海绵城市专家库的成员,必须是兼具高级职称(高工)和一级注册师资格(如一建)的“双证”复合型人才,且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双高”门槛的设立,确保了专家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拥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

四、年龄与健康要求:兼顾经验与活力

在年龄方面,通知规定专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但对于具有正高级职称(如教授级高工)的专家,年龄可放宽至65周岁以下。这一弹性政策既保证了专家库的活力与创新力,又充分尊重和吸纳了行业资深专家的宝贵经验。

同时,申报者需身体健康,能够承担相关技术审查、现场指导等工作任务。这表明专家库不仅是一个荣誉头衔,更是一份需要实际投入与付出的责任。

五、申报流程规范:公开透明,择优入库

本次专家库增补采取“个人申报、单位推荐、集中审核”的程序。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表、学历职称证书、注册证书、获奖证明、项目经历证明等,并需经所在单位盖章确认。

所有材料须于2025年9月17日前提交至指定邮箱。市住建局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与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拟入库名单并正式公布。整个流程公开透明,确保遴选工作的公平公正。

六、以专业力量护航城市韧性发展

苏州市此次对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的调整,不仅是人才管理机制的优化,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通过设立高门槛、实行动态管理、强调实战经验,苏州正在构建一个真正“能打仗、打硬仗”的专业技术支持体系。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提升城市“吸水、蓄水、净水、用水”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正是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从“有”到“优”、从“试点”到“常态”的关键力量。可以预见,未来苏州在城市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因这支“智囊团”的加持而走得更稳、更远。

《苏州海绵城市专家库启动调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