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城市更新提速,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城市更新提速,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更新时间:2025-09-16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3,735) 点赞(146)

【导读】2025年9月7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转载了《经济日报》题为《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丨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章。该文深入解读了中央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最新政策导向,系统阐述了城市更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的关键作用。

2025年9月7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转载了《经济日报》题为《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丨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章。该文深入解读了中央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最新政策导向,系统阐述了城市更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不仅明确了未来城市更新的目标与路径,更从规划引领、资金保障、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举措,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深刻转型。

一、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文章开篇即指出,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凸显了城市更新在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强调,必须将城市更新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和发展工程。

这一表述清晰地表明,城市更新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或环境整治,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它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其核心目标是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化传承与品质提升。

以北京市西城区的大吉巷改造项目为例,这一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复合型街区,通过对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文保建筑“修旧如旧、以用促保”,融合商业、办公、公园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活力注入的有机统一。这种“微更新”模式,正是高质量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可能性。

二、顶层设计明确:八大任务构建更新蓝图

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围绕这一目标,《意见》系统部署了八项主要任务,构建了城市更新的完整实施框架:

1.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

2.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3.开展完整社区建设;

4.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

5.完善城市功能;

6.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7.修复城市生态系统;

8.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这八大任务覆盖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更新理念。特别是“完整社区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等任务,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三、科学规划引领:从“城市体检”到“项目落地”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意见》提出要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并要求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制定更新规划。

所谓“城市体检”,是指通过科学评估发现城市在规划、建设、治理中的短板与弱项,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为更新项目提供精准依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文忠指出,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更新工作的精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为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住建部近日印发《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吸收各地实践经验,为地方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供科学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范嗣斌认为,该《导则》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四、多元融资破局: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资金是城市更新的关键瓶颈。文章强调,必须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确保更新行动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财政部提出“三个聚焦”:聚焦探索新模式、补短板、促消费和建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和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如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等;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城市更新项目的范围。

金融监管总局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作用,支持低效楼宇、老旧商业街区等改造。同时鼓励保险、信托等机构通过债权、股权、物权等多种方式参与。下一步还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些举措表明,政府正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投融资模式,吸引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迈向“人民城市”的必由之路

城市更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内涵远超传统意义上的旧城改造。它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安全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和多元投入,城市更新正在重塑我们的城市空间,让老城区焕发新生,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

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像大吉巷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全国涌现,城市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空间。这不仅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城市的必由之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