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4年,湖南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1561个,开工率达91.82%。与此同时,长沙市创新利用桥下空间等“边角料”,建成多个体育公园和智慧健身中心,新增体育场地面积678万平方米,让居民出门即健身,城市空间焕发新生机。
“以前下水道异味重,停车难,现在路面平整、雨污分流,生活舒服多了!”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北园小区居民梁玉华欣喜地分享着小区改造后的变化。今年,湖南将1700个城镇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清单,截至目前已开工1561个,开工率达91.82%。作为连续六年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的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完成2.01万个小区的升级改造,重点聚焦老化管线、建筑节能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在省会长沙,城市空间的“微更新”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曾经荒废的桥下空间,如今变身活力四射的运动新地标。夜晚的开福区东风路桥下运动公园,市民打篮球、孩子嬉戏,热闹非凡。2024年,长沙完成7处桥下空间体育场地改造,新改建36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9个室外运动场、75处“国球进社区”场地,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达67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为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长沙整合城市“金角银边”,将高架桥下、社区空地等闲置空间高效利用。以东风路立交桥为例,原本被用作利用率低的收费停车场的桥下空间,经改造后腾退升级为8000平方米的火车文化体育公园,融入老长沙火车北站元素,集亲子游乐、球类运动于一体,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热门打卡地。
此外,长沙还推出“全民健身地图”,精准标注全市2000余处运动场所,覆盖足球、篮球、健身步道等多种场景,实现智能化健身指引。通过“政府出资、小区出地、企业运营”模式,已建成300余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充分利用小区架空层等闲置资源,让“出门就是运动场,楼下就有健身房”成为现实。
从老旧小区焕新到桥下空间激活,湖南正以精细化治理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双提升,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有质感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