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9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安徽省公路工程人工工日单价及规费费率标准的通知》(皖交建函〔2025〕285号),标志着全省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造价标准调整。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关乎工程投资预算的科学编制,更直接影响未来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结构与施工企业的运营环境。
2025年9月9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发布《关于调整安徽省公路工程人工工日单价及规费费率标准的通知》(皖交建函〔2025〕285号),标志着全省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造价标准调整。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关乎工程投资预算的科学编制,更直接影响未来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结构与施工企业的运营环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重要文件的核心内容、政策背景及其深远影响。
一、核心调整:人工工日单价上涨超25%
本次通知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公路工程人工工日单价的大幅提升。根据文件规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新建和改(扩)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人工工日单价标准由原来的105.56元/工日,上调至132.62元/工日,涨幅高达约25.6%。
这一调整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动,而是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真实成本的反映。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技术工人短缺以及生活成本增加,原有的人工定价已难以覆盖实际支出。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避免因人工费用低估而导致项目资金紧张或施工质量下降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特别强调:“人工工日单价标准仅作为编制估算、概算、预算的依据,不作为施工企业实发工资的依据。”这意味着该价格是用于政府投资控制和工程计价的指导性标准,并非强制要求企业必须按此数额支付工资,赋予了企业在实际用工管理中的灵活性。
二、规费费率同步更新,五大类社保公积金明确列支
除了人工成本外,本次调整还对规费费率进行了系统性修订。规费是指施工企业依法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法定费用。新规明确了五项主要规费的具体费率:
养老保险费:16%;失业保险费:0.5%;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7.5%;工伤保险费:1.1%;住房公积金:12%。
上述五项合计规费费率达到37.1%,这一比例将在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中统一执行。此举旨在确保工程项目在前期阶段就能充分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保障支出,防止后期因规费不足而引发的资金风险或劳资纠纷。
同样,文件再次明确,该费率仅为造价编制依据,不影响企业实际缴费金额。未来若国家或省级相关政策发生变化,规费标准也将适时动态调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与灵活性。
三、政策过渡安排:尊重历史项目,确保平稳衔接
为保障政策调整的平稳过渡,通知对已批复项目的处理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在本标准施行前已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等造价文件,仍执行原规定,不做追溯调整。
这意味着已经立项、审批并通过的在建或待建项目将继续沿用旧有人工和规费标准,不会因为新政出台而重新核算成本或追加投资。同时,对于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或概算调整,也需与原批复所采用的标准保持一致,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财政资金的稳定性。
此外,通知还指出,公路养护工程的相关标准可参照本通知执行,扩大了新政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提升全省公路养护项目的计价规范化水平。
四、实施时间与旧政废止:12月1日正式生效
根据文件安排,此次调整后的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发布到实施留有近三个月的缓冲期,便于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及相关咨询机构完成内部流程更新、软件系统调整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与此同时,原《关于调整安徽省公路工程人工费标准的通知》(皖交建管函〔2019〕210号)将同步废止,实现新旧政策的有效衔接。这也意味着,自2019年以来实行了六年的旧人工费标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五、政策意义:推动造价精准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此次人工与规费标准的调整,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安徽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科学测算并及时更新人工和规费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防范“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乱象,增强政府投资的透明度与可控性。
长远来看,合理的人工成本定价也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同时,明确规费构成也有利于企业合规经营,减少因社保缴纳争议带来的法律风险。
安徽省此次公路工程人工与规费标准的调整,是一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回应行业现实需求的积极举措。它既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规律的尊重,也为“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随着新政落地,安徽交通建设有望迈入更加规范、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