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三北”工程新规划:2050年筑就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新规划:2050年筑就绿色长城

更新时间:2025-10-03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1,476) 点赞(286)

【导读】2025年9月12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5〕32号),标志着我国历时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2025年9月12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5〕32号),标志着我国历时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份修编后的总体规划,不仅系统总结了过去40余年的辉煌成就,更以宏大的战略视野和科学的治理路径,为未来25年的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吹响了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的“冲锋号”。

一、历史丰碑:从“生态奇迹”到“三北精神”

“三北”工程,即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历经47年不懈奋斗,已完成前两个阶段、五期工程建设任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根据规划披露的数据,工程已实现营造林保存面积3174.29万公顷,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千米,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分别提升至13.84%和39.63%。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几代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铸就了宝贵的“三北精神”。它不仅有效遏制了风沙侵袭,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更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其“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新时代“三北”工程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和精神指引。

二、战略擘画:2030与2050年的双重目标

新规划明确了“三北”工程第三阶段(2021—2050年)的宏伟目标,分为三期实施,其中2021—2030年为第六期工程,2031—2050年为第七、八期工程。

到2030年,工程将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目标是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再增加0.77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到40.9%,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22%。

到2050年,即“三北”工程收官之年,将实现更高层次的生态愿景:森林覆盖率累计增加1.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提升至43%,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超过25%。届时,退化草原和湿地将得到有效修复,水土流失持续好转,沙尘天气和泥沙危害全面缓解,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四大战区:因地制宜的精准布局

新规划将工程区划分为四个一级屏障建设区,实施差异化治理策略:

东部丘陵平原区(涉及8省271县):主攻东北平原生态综合治理和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重点治理黑土流失、盐碱地和侵蚀沟,保护湿地和冻土。

北部风沙区(涉及8省162县):作为沙尘传输主通道,聚焦防沙治沙战役,加强沙地和生态脆弱区治理,推进光伏治沙与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黄土高原区(涉及6省195县):以水土保持为核心,重点治理黄河多沙粗沙区和“十大孔兑”,建设保土蓄水屏障,发展特色林果。

西北荒漠区(涉及4省137县及兵团13师市):主攻沙漠边缘阻击战,强化锁边林草带建设,推进绿洲外围防护,科学利用云水资源,并发展沙产业。

四、五大任务:系统治理与绿色发展并重

规划提出了“优化生态修复空间、系统治理沙化土地、巩固工程建设成果、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加强支撑能力建设”五大战略任务。这体现了从单一造林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深刻转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规划强调“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优质牧草、林下经济和生态文旅等绿色产业,探索“光伏治沙”、“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等多元模式,旨在提升工程“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五、保障机制:国家统筹与全民参与

为确保宏伟蓝图落地见效,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坚持“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工程纳入林长制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同时,大力弘扬“三北精神”,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新版《“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不仅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生态宣言。它以科学的理念、清晰的路径和坚定的决心,展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大国担当,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和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