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国有大型综合科技型服务机构和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服务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城建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新时代城市发展形势的“两个转向”,牢牢把握未来城市工作的“五个转变”,结合自身优势领域和业务方向,践行“三新两转”战略(新模式、新产业、新管理、数字化转型、国际化转场),以“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全产业链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度参与者、行业技术和标准的引领者、央企责任的重要践行者”职责使命,用“四个践行”推动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内涵式发展。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打造无废城市标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新遵循。
中国城建院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用心“治理差的”。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核心,从大焚烧到“五特”小焚烧(特集约、特绿色、特高效、特智慧、特有感),从生活垃圾到工业固体废弃物,从土壤改良到环境治理,用绿色低碳循环智能技术,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全收集、零填埋”塑料垃圾处理技术和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在行业内具有领跑者优势。已在全国成功打造数十座技术先进可靠、环境生态友好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标杆项目,如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福州红庙岭生态环保产业园等。“五特”小焚烧和多源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技术,能系统解决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设施供给能力和提高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未来,中国城建院将继续深化“五特”小焚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探索更多元化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积极推广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助力更多城市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打造美丽城市样板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以自然为美,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保护城市河湖水系、湿地和水环境,合理打造生态公园等城市景观”。这为美丽城市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中国城建院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用情“建设美的”。以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建设为核心,倡导“EOD、POD”新模式,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修复治理到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优化及生物多样性提升,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到城乡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中国城建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从老旧小区、街区、城中村改造到完整社区、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从文化遗存场景利用到城市空间迭代焕新,中国城建院以“四驱型全域城市更新”新范式(政策组合拳驱动权益更新、双资先手棋驱动空间更新、产业连环招驱动功能更新、体检指挥棒驱动要素更新),激活城市内生动力,建设美丽城市。
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社区共生的标杆。中国城建院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完整呈现“设计牵头+运营前置+居民共建”创新模式,将图纸上的“平方米”转化为居民生活中的“幸福感”,不仅关注物质环境改善,更加关注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等非物质文化存续,通过努力修复与重建老北京胡同和谐邻里关系和营造文化意境,为老旧街区建立起与当代都市生活相兼容的接口,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奖。
未来,中国城建院将持续深化“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推广杨梅竹斜街的成功经验,加强社区参与和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同时,推进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四好”建设、“新城建、新城管”等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优美生活场景。
践行科技创新理念
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标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这为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新内核。
中国城建院深入践行科技创新理念,用力“导入绿的”。依托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整合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创新实体和产业资源,聚焦国家要求、行业需求、技术瓶颈、痛点难点等方面,前瞻性布局、高水平研究一系列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应用型、原创性的科研课题、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等项目,以“绿、碳、美、市”为切入点,构建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技术赋能,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新模式。
同时,中国城建院还依托供热管网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341)以及全国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十几个国际国内标准委员会,以新时代绿色低碳美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相关标准的立改废释,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主动参与制定全球规则和国际标准,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助力高质量国际化城市建设。
未来,中国城建院将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工作。同时,以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为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践行内涵式发展理念
构建两全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这为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路径。
中国城建院深入践行内涵式发展理念,用功“构建全的”。从“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多角度全方位解决城市问题,与地方政府共同探寻自然资源资产生态化循环配置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念引领、3C前置(资金前置、运营前置、产业前置)、设计牵头、场景赋能的“全专业、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
中国城建院深度参与海绵城市的研究、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各个领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贡献央企力量。作为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咨询单位,我们深耕高原,摸索出“治山、理水、润城”的西北半干旱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通过长时间、系统化、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助力西宁市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有力促进了这座高原明珠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国城建院将继续深化“全专业、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外,还将积极探索国际市场,服务“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城建综合服务模式走向世界。
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中国城建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央企使命担当,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服务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建设的磅礴动能与生动实践,为谱写现代化人民城市内涵式发展新篇章贡献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