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广东省城镇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图册(2025)》正式发布。这份由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主编的专业文件,紧扣“人民安居”核心需求,以高标准设计为抓手,为广东城镇住宅品质升级提供了系统性、实操性的技术指引,也为全国“好房子”建设探索地域适配的实践路径。
2025年9月,《广东省城镇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图册(2025)》(以下简称《图册》)正式发布。这份由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主编的专业文件,紧扣“人民安居”核心需求,以高标准设计为抓手,为广东城镇住宅品质升级提供了系统性、实操性的技术指引,也为全国“好房子”建设探索地域适配的实践路径。
一、编制背景:锚定政策要求与民生需求,凝聚行业合力
《图册》的编制并非偶然,而是对国家政策导向与广东本地发展需求的精准响应。从政策层面看,它深度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精神,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从好房子出发,推进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的工作要求,将“人民安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住宅设计在“好房子”建设全链条中的引领作用。
从地方实际来看,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住宅需求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既有对安全、健康、舒适的基础需求,也面临岭南气候适应性、人口结构老龄化、绿色低碳转型等地域化挑战。为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单位及专家开展深入调研与实地走访,充分结合广东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发展需求,最终形成这份贴合本地实际的设计指引,填补了广东城镇住宅品质提升专项设计文件的空白。
二、内容框架:8大章节构建体系,6大维度聚焦核心
《图册》共设8个章节,以“文字说明+图片式样”的直观呈现形式,构建“基础项+优选项”的双层设计指引体系——“基础项”确保满足国家及广东省现有标准,守住品质底线;“优选项”则鼓励采用更高标准,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其中,6大核心维度构成了《图册》的“品质骨架”,全面覆盖住宅从设计到运维的关键环节:
(一)安全耐久:筑牢住宅“生命线”
安全是“好房子”的首要前提。第三章“安全耐久”从5个关键领域提出要求:在建筑防火安全上,细化消防设施布局与疏散通道设计标准;建筑防护安全聚焦高空坠物防范、儿童安全防护等细节;建筑防淹防渗漏针对广东多雨气候,强化地下室排水、外墙防渗设计;同时,明确建筑设备及管线维护周期与外墙维护技术规范,确保住宅长期使用性能稳定,避免“重建设、轻维护”的痛点。
(二)健康舒适: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第四章“健康舒适”从宏观到微观优化居住体验。在住宅区城市设计层面,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绿化覆盖率与公共空间品质;交通流线设计区分人行、车行通道,减少噪音干扰;居住空间设计强调户型采光、通风性能,贴合岭南地区“冬暖夏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社区公共配套则要求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让“舒适”从室内延伸至社区。
(三)绿色低碳:响应“双碳”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绿色低碳”是《图册》的亮点之一,围绕“减能耗、减水耗、减材耗”三大核心,结合可再生能源与非传统水源利用,构建全周期低碳体系。例如,推广替代传统供暖设备,降低能源消耗;要求设计雨水回收系统,用于绿化灌溉与路面清洗,减少自来水依赖;鼓励使用,降低建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通过室内外环境控制标准,提升居住健康度的同时,减少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能源浪费。
(四)全龄友好:覆盖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全龄友好”成为住宅设计的重要方向。第六章“全龄友好”从配套、通行、服务、标识、安全五个维度发力:住区配套需兼顾儿童游乐设施、老年活动中心;通行无障碍设计要求电梯、坡道、楼道等符合无障碍标准,方便老人与残障人士出行;无障碍服务设施涵盖无障碍卫生间、急救通道等;清晰的住区标识系统则帮助老人、儿童快速识别方向,提升安全性。这一维度让住宅不再是“单一群体的空间”,而是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居民需求的“包容性场所”。
(五)数智驱动:以技术赋能“智慧居住”
第七章“数智驱动”紧跟数字化趋势,将智能技术融入住宅设计与运维。智能设计要求预留智能家居接口,方便后期安装智能门锁、温控系统等设备;智慧社区运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供水、供电系统的实时监控,提升故障响应效率;智能家居应用则聚焦居民生活便捷性,例如远程控制家电、智能安防报警等,让“智慧生活”从概念落地为日常。
(六)弹性可变:适应家庭需求动态变化
第八章“弹性可变”解决了传统住宅“户型固定、难以改造”的痛点。通过模数控制,确保户内空间具备改造基础;户内空间设计预留分隔接口,允许居民根据家庭结构变化(如新婚、生育、老人同住)调整房间布局;阳台、收纳、厨卫空间则强调“多功能性”,例如阳台可改造为书房、收纳空间可灵活扩展,让住宅能“跟着家庭需求变”,延长住宅的使用周期,减少二次装修带来的资源浪费。
三、地域特色与实践价值:贴合广东实际,提供“可落地”的参考工具
不同于全国性通用文件,《图册》的核心优势在于“地域适配性”。针对广东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它特别融入岭南气候适应性设计——例如,在建筑风振舒适度上,考虑台风多发地区的抗风需求;在抗震韧性指标上,结合广东地质特点,提升建筑抗震等级;在防潮、防霉设计上,优化墙体构造与通风系统,解决岭南地区“回南天”带来的居住困扰。
同时,《图册》注重“技术落地”,将智能水管理系统、绿色建材、空气源热泵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纳入重点推广方向,不仅给出设计标准,更提供“图片式样”的直观参考,让建筑设计单位、开发企业及管理部门能清晰理解、便捷应用。对于设计单位而言,它是品质提升的“技术手册”;对于开发企业而言,它是产品创新的“方向指引”;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它是监管住宅品质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了“科学性与实操性”的统一。
四、总结:以设计为抓手,开启广东“好房子”建设新篇章
《广东省城镇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图册(2025)》的发布,标志着广东城镇住宅建设从“满足基本居住”向“追求品质体验”的转型。它以8大章节为框架,6大维度为核心,“基础项+优选项”为路径,既守住了安全、健康的底线,又拓展了绿色、数智、全龄友好的上限;既响应了国家政策要求,又贴合了广东地域实际;既为行业提供了技术标准,又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居住红利。
未来,随着《图册》的落地应用,广东城镇住宅将逐步实现“更安全、更健康、更低碳、更智慧、更包容”的目标,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设计支撑,也为全国住宅品质提升贡献“广东经验”。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这份图册背后,是更舒适的家、更宜居的社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居住领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