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粉煤灰烧结砖是以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配适量黏土、页岩等塑性材料,经配料、搅拌、陈化、挤出成型、干燥和高温烧结而成的一种环保型墙体材料。其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可用于承重和非承重墙体。该砖利废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消耗,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是替代传统粘土砖的重要建材之一。
是以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配适量、等塑性材料,经配料、搅拌、陈化、挤出成型、干燥和高温烧结而成的一种环保型墙体材料。其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可用于承重和非承重墙体。该砖利废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消耗,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是替代传统粘土砖的重要建材之一。
一、粉煤灰烧结砖的应用范围与强度等级划分
粉煤灰烧结砖主要应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或承重墙体结构中。具体包括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多层住宅的承重墙、围墙、地下室隔墙以及工业厂房的围护墙体等。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高强粉煤灰烧结砖可用于六层以下的承重结构。
根据国家标准《烧结粉煤灰砖》(GB/T265412011),粉煤灰烧结砖按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和MU10五个强度等级。其中,“MU”表示砌筑砖的抗压强度等级,数值代表其最小抗压强度(单位为MPa)。例如,MU20级砖的平均抗压强度不低于20.0MPa,单块最小值不得低于16.0MPa。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层数、荷载情况和抗震设防要求合理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砖材,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此外,粉煤灰烧结砖还需满足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干燥收缩率、抗冻性和泛霜等技术指标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长期使用性能。
二、粉煤灰烧结砖的环保优势与资源综合利用价值
相较于传统的实心粘土砖,粉煤灰烧结砖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主要原料为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工业废渣——粉煤灰,掺量通常可达50%以上,部分工艺甚至可达70%~80%。这不仅大幅减少了粉煤灰堆存造成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如扬尘、地下水污染),也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生产粉煤灰烧结砖无需开采黏土资源,避免了因取土烧砖导致的农田破坏和生态失衡,符合国家“禁实限粘”政策导向。据测算,每万块粉煤灰烧结砖可节约标准煤约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吨,同时消纳粉煤灰约6~8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粉煤灰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在高温烧结过程中能促进莫来石晶体生成,提高砖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因此,该产品兼具轻质、保温、隔音等优良性能,有助于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三、粉煤灰烧结砖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参数
粉煤灰烧结砖的生产采用典型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配料混合、陈化、成型、干燥和烧成六大环节。
将收集的干排粉煤灰进行筛分除杂,并与黏土、页岩或等塑性原料按比例配料。加入适量水分后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料。随后进入陈化库陈化72小时以上,以改善物料的可塑性和均匀性。
通过真空挤出机高压成型,制成湿坯,经自动切条切坯后送入干燥室。干燥温度控制在80~120℃之间,时间约为24~48小时,使坯体含水率降至2%以下,防止烧制时开裂。
进入隧道窑或轮窑进行烧制。烧成温度一般为950~1050℃,最高不超过1100℃,保温时间2~4小时。关键工艺参数包括升温速率、最高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制度。合理的烧结制度可确保砖体充分致密化,获得理想的强度和耐久性。
整个生产过程需严格控制原料配比、水分含量和热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粉煤灰烧结砖的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正确使用粉煤灰烧结砖至关重要。首先,进场砖材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并按批次抽样复检其强度、尺寸偏差和泛霜情况,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砌筑前应提前1~2天对砖块适度浇水湿润,避免其过快吸收砂浆水分而影响粘结强度。但不宜过度浸泡,以防含水率过高导致墙体干缩裂缝。
砌筑砂浆宜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灰缝应横平竖直,饱满度不得低于90%,尤其是竖向灰缝更应填实,防止渗水和冷桥现象。
由于粉煤灰烧结砖干燥收缩率相对较高,施工中应加强构造措施,如设置拉结筋、构造柱和圈梁,控制每日砌筑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并在墙体顶部预留空隙,待7天后采用斜砌顶紧,以减少后期收缩裂缝。
此外,雨季施工应注意防雨遮盖,冬季则需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砖体受冻影响结构性能。
粉煤灰烧结砖作为绿色建材的代表,已在工程建设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通过科学选材、规范施工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可充分发挥其环保、经济与技术优势,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