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行业动态 > 民生“温度”与家园“颜值”双提升 吉林书写宜居新篇章

民生“温度”与家园“颜值”双提升 吉林书写宜居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10-14 建设快讯
阅读(1,404) 点赞(72)

【导读】吉林省正从“温暖”与“宜居”两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民生福祉。一方面,通过“冬煤夏储”、设施检修、服务升级等多维度举措,筑牢供热保障网,确保10月20日前全省开栓供热。另一方面,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改造7035个老旧小区,因地制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城市更新,让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

近日,吉林省在民生保障领域捷报频传,一方面通过多维度举措筑牢冬季供热保障网,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焕新城市家园,实现“住有宜居”。这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共同书写了吉林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生动篇章。

多维度筑牢供热保障网,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采暖季,吉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全面完成各项筹备工作,明确在10月20日前实现全省全部开栓供热。今年的供热保障工作呈现出“准备早、储备足、服务优、监管严”的特点。

在热

储备上,吉林省自6月初便启动“冬煤夏储”工作,组织各地签订长协煤合同,并通过“红黄绿”预警机制及周调度、日调度制度,督促各地加快储备进度,目前情况好于往年。在设施设备方面,全省供热企业设备检修率已达100%,开栓前合格率可达100%;同时,全省计划更新改造1200公里,较去年增加20%,为稳定供热打下坚实基础。

为提升服务水平,吉林省建立“一小区两专员”制度,开展入户排查,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并对低温用户实施“提温行动”。此外,通过编制《供热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和制定《城镇供热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完善了安全监管机制,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精雕细琢焕新家园,实现“住有优居”

在保障“屋暖”的同时,吉林省更致力于推动“家新”。自2019年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全省已累计开工改造7035个小区,通过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实践,成功破解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等难题,推动数万家庭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

在通化市,老旧小区改造是一场“精雕细琢”的品质升级。当地将改造与居民需求深度绑定,从“面子”到“里子”全面发力,聚焦出行、排水、供暖等核心需求,不搞“花架子”。玉皇小区的于先生对新加装的

赞不绝口:“改造改到咱心坎里了,住着都得劲儿多啦!”

集安市则以“民生为重”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仁隆小区,施工方不仅全面更换了老化的

,还将增设、充电车棚等设施,让居民住得安心又舒心。

辽源市的改造则处处体现“按需定制”的巧思。在曾为全省最大塌陷区回迁安置小区的仙城小区,改造前广泛收集居民需求,改造中及时听取建议,改造后更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推行物业经理与街道干部“交叉任职”,确保改造成果得以保持。

从通化的“精雕细琢”,到集安的“民生为重”,再到辽源的“按需定制”,吉林省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以点带面,在城市更新的画卷上描绘出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幸福图景。无论是冬日的供暖保障,还是家园的焕然一新,都彰显了吉林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