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行业要闻 > 杭州余杭:城市建设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

杭州余杭:城市建设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5-10-14 建设快讯
阅读(1,972) 点赞(56)

【导读】

秋日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国际体育中心工地机器轰鸣、云会农民安置房群众笑意盈盈、海创未来人才公园市民漫步——这一幅幅鲜活图景,正是余杭区深入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用“实干”作答,书写城市内涵式发展答卷的生动缩影。

系统更新+基建完善,让基础“骨架”筑得牢

如今兼顾产业需求与公共空间的智慧健康谷•润龙产业园,以“公共、共享、花园”为理念,通过“政府搭台、资本合作”模式腾退低效产能,引入文创、电商直播等企业80余家,年税收从400万元跃升至3850万元,一跃成为了城市综合承载提升的样本。

这样的变化,源于余杭区“系统更新、模式革新、空间焕新”的思路。“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空间低效等问题,我们摒弃了‘拆旧建新’模式,做好基础设施完善之余,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更新从‘物理空间优化’向‘城市功能再造’升级。”余杭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计划实施133个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目前已完成6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3%。

市政与交通也在持续做强,“血脉”“筋骨”更强劲。余杭已形成大良渚、新中心主体、大径山三大给水与污水系统今年新建供排水管网25.55公里,9万余户家庭换上金属

软管。8条民生联网路完工,地铁四期9个站点进入主体施工,五期规划积极对接,西部镇街“地铁梦”渐近。

政策精准+服务优化,让经济“引擎”转得欢

“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余杭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深谙营商环境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以2025年经济稳中求进为契机,紧扣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擦亮“阳光雨露”服务品牌,激活城建领域发展动能。

面对经济三重压力,余杭将房地产业、建筑业经济指标增长作为“靶心”,精准施策。针对人才推出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对闲林、瓶窑等去化慢板块实施契税补贴、车位优惠,有效激发市场需求。1—8月,余杭房地产开发投资357.27亿元,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91.2万平方米,为经济稳运行提供支撑。

产业培育内外发力。对内孵化精锐,对外吸引强企,余杭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强化产业链协同,东尊建设等68家企业入驻,全区资质建筑业企业达793家。同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三化融合”,今年新开工

166.8万平方米,3个项目获“超低能耗建筑”认定,杭州西站枢纽绿色生态城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安居保障+实事落地,让民生“好房”更舒心

今年以来,余杭出台《安置房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机制》,17个续建安置房项目推进顺利,5个项目开工、7个项目竣工,915户家庭实现回迁。

“四房联动”织密保障网。良才佳府公租房内,租户徐建林的儿子徐泽璞今年考入浙大,“每月租金944元,温馨舒适、设施齐全,感谢政府推出这样安心备考的宜居空间。”目前余杭累计推出公租房59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208套,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人才共有产权房配售2152套,1066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有序建设,让不同群体实现“安居”。

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建设提速。余杭结合“幸福红立方”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万余平方米,加装电梯75台,同步推进电梯更新360台及二次供水、燃气改造。未来社区建设方面,81个社区及2个街道纳入省级建设名单,覆盖率79%,51个社区获评省级未来社区,良渚街道文化村社区、五常街道南滕社区入选浙江省完整社区试点案例集。

风貌提升+生态提质,让人居“环境”宜而美

“天空清爽了,心里敞亮了!”百丈镇半山村村民王阿姨感慨。余杭连续四年获评省级优秀区县,开展15个风貌区试点,实现12个镇街全覆盖,建成10个省级样板区。今年计划新建3个省级风貌区试点,打造全域大美格局。

自去年3月入选全省农村管线序化试点后,余杭推进“两清两合”“四线共融”,已完成18个行政村整治,清理废杆669处、废线778公里,实现了“空中蜘蛛网”到“无线美景”的转变。

重视生态提质,公园绿道建设让“推窗见绿”成了现实。区划调整以来,余杭新(改)建城市公园29个。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76公里,形成“通山达水、贯城串趣”绿道网络。今年计划新增绿道28公里,新(改)建鸬鸟山古道东段等5个项目。“我们问计于民,增设嵌入式体育设施、‘一老一小’服务场地等,力争让群众便捷享受高品质公共空间。”余杭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

严督实导+韧性治理,让安全“底线”守得实

“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紧安全绳!”在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工地,区质安监站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巡查,检查防护设施与警示标识。今年,余杭构建“行业监管+属地负责+企业互查”安全生产模式,聚焦建筑工地开展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等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问题2955处;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院区等12个项目获评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工地,推动施工方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

扬尘污染防治不松懈。“以前工地周边有灰尘,现在空气清新多了。”五常街道居民孙先生说。今年余杭已有力完成224条扬尘预警处置,开展专项检查733次,编制《建筑垃圾源头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组织夜查,不断提升工地文明施工水平。

摘自 中国建设报公众号 2025.10.12 李学庆 陈爽 毛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