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湖南在城乡宜居建设上双管齐下。湘潭市出台《乡村建设管理操作指南》,为乡村建设提供全流程规范与制度保障。常德市柏枝林社区则通过完善基建、搭建双创平台、建设智慧社区等方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文的社区样板。二者共同描绘了湖南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近日,湖南省在城乡建设领域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湘潭与常德两地分别在乡村建设和城市社区更新方面推出试点举措,成效显著,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乡村建设方面,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制定《湘潭市乡村建设管理操作指南(试行)》,首次实现对乡村地区规划、用地、建设、不动产登记的全链条管理。《指南》明确适用范围涵盖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集体土地住宅建设,并针对宅基地、乡村产业、公共设施等“三类项目”以及设施农业用地、临时用地等“两类用地”,细化了从申请、审批、建设到验收的全流程规范。同时,《指南》配套制定了多项审批表格和住宅设计方案示意图,提升了审批效率与建设标准,有力推动了农村建房的规范化、安全化和风貌统一。
与此同时,常德市津市柏枝林社区作为老旧社区更新试点,积极探索“宜居、宜业、宜文”的社区发展新模式。针对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社区实施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
等改造工程,并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多个“”,实现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为激发社区活力,柏枝林社区设立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打造集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双创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业态,基地已吸引47家企业入驻,带动60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配套建设的“创客食堂”进一步优化了创业环境。
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社区构建“智能管理圈”,部署
、人脸识别、、等系统,提升安全防控能力。同时,打造集非遗、码头、工业与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客厅”,通过、文化互动墙等多元形式增强居民文化认同,营造向善向美的社区氛围。湘潭的乡村建设规范化探索与常德柏枝林社区的更新实践,展现了湖南省在城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思路与务实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湖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