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0月15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取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通告》政策解读,标志着天津在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10月15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取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通告》政策解读,标志着天津在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此项新政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以及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工程,不仅有效缓解居民在电梯加装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也为推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注入了新动力。
一、政策背景:回应民生关切,破解“上下楼难”困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住宅小区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这些小区普遍未配备电梯,对于居住其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及携带重物的居民而言,“上下楼难”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近年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民生工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天津市此次出台的新政,正是对这一民生痛点的积极回应。通过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这一长期积累的个人资金,政策为居民参与加装电梯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居民的经济负担,更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治理理念。
二、政策核心:明确提取条件,拓宽公积金使用范围
根据政策解读内容,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拓宽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过去,公积金主要用于购房、建房、还贷等与住房直接相关的支出。而此次政策创新性地将其延伸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两大领域,赋予了公积金服务民生改善的新功能。
具体来看,政策主要适用于两类情形:一是本市范围内未设置电梯的既有住宅,在符合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安全等前提下加装电梯所产生的费用;二是已安装电梯但达到使用年限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进行更新或改造的项目。符合条件的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庭成员,均可按规定申请提取其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此举不仅提高了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也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更新的积极性。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加装一部电梯动辄需要数十万元,资金分摊是最大难题。公积金的介入,相当于为居民提供了一笔“专项资金”,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
三、实施意义: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居民幸福感
此项政策的出台,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它有力推动了天津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进程。加装电梯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硬骨头”,其推进速度直接关系到整体改造成效。通过公积金支持,能够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加快项目落地,让更多居民早日享受到便利。
政策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老年人是加装电梯的最大受益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构建适老化居住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此项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支持适老化改造,有助于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也关乎公共安全。部分老旧小区的电梯已运行多年,存在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公积金支持更新改造,有助于消除潜在风险,保障居民乘梯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四、政策展望:期待细则落地,确保公平高效实施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意义重大,但其实际效果仍取决于后续实施细则的制定与执行。例如,提取额度如何确定?是否设定上限?如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如何协调低层住户与高层住户的利益平衡?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规定,确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
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社区公告、媒体解读、线上咨询等多种渠道,让广大居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此外,还可探索将公积金提取与政府补贴、社会资本参与等机制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进一步降低居民负担。
可以预见,随着该政策的逐步落地,天津市将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告别“爬楼难”的困扰,迎来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温度与治理能力的体现。未来,期待天津在民生保障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举措,持续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