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0月9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关于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造价管理,规范咨询行业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025年10月9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关于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加强和的造价管理,规范咨询行业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济南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源头管控工程造价
《措施》首先从建设单位这一关键主体入手,明确其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管控承担主体责任。特别是对于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工程项目,要求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并鼓励委托一家造价咨询企业统一负责,确保管理的连续性和专业性。
在选择咨询企业方面,《措施》倡导采用“质量+价格+诚信”综合评价方式,摒弃以往“唯低价”或“以审减额提成”的不合理模式,鼓励优质优价,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明确规定,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费不得以审减额作为主要计费依据,且审减服务费最高不超过总服务费的50%。这一规定直击行业痛点,有效遏制了部分咨询企业为追求高额提成而刻意压低工程造价、引发结算纠纷的乱象,从源头上保障了造价的客观公正。
规范企业及人员行为,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
针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执业人员,《措施》提出了严格的行为规范。企业承接业务必须具备相应能力,至少配备3名专业相符且在本单位缴纳社保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杜绝“挂证”现象。咨询成果文件的编制和审核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审核过程需有书面记录,确保责任可追溯。
最引人注目的是,《措施》明确提出实行工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终身负责制。这意味着,工程项目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若因造价咨询成果质量问题导致委托方重大损失,将倒查并追究相关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强化了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审慎、专业地对待每一项咨询业务,对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具有深远影响。
创新监管模式,构建信用预警与重点监管双清单
在监管层面,《措施》创新性地建立了“信用预警清单”和“重点监管清单”双轨制。信用预警清单针对存在低价竞争、泄露商业秘密、提供虚假材料等8类不良行为的企业,实施预警监管;而重点监管清单则聚焦于“挂证”、转包、串通围标、出具虚假成果文件等4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
对于纳入双清单的企业,主管部门将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进行重点抽查,检查结果将依法公布并记入信用档案。同时,文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畅通问题反映渠道。这种以信用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了监管资源的精准投放,提高了监管效能,对规范市场秩序、净化行业生态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济南动力”
《关于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的若干措施》自2025年11月10日起施行,其内容全面、措施有力、导向鲜明。它不仅为济南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划定了清晰的“红线”与“底线”,更通过强化主体责任、规范执业行为、创新监管机制,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措施》的深入贯彻执行,济南市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将逐步告别无序竞争,迈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诚信化的发展新阶段,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济南智慧”与“济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