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3年8月1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一地接入、全省通用”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用工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动全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标准化、一体化和高效化。
2023年8月11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一地接入、全省通用”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用工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动全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标准化、一体化和高效化。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广东省在建筑领域数字化治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对施工企业、软硬件服务商以及广大建筑工人而言,均具有深远影响。
一、政策背景:响应国家要求,破解地方壁垒
此次《方案》的制定,直接源于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中的明确要求,即实现“实名制软硬件设备省内通用和数据省级统筹”。长期以来,广东省各地市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方面虽已建立系统,但存在接口标准不一、数据孤岛、软硬件设备无法跨区域通用等问题。施工企业在不同城市承建项目时,往往需要重复购买设备、重复开发接口、重复备案,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影响了管理效率。
为此,广东省住建厅推出“一地接入、全省通用”机制,旨在打破地区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全省范围内的数据互联互通和设备通用,真正落实“一次接入、全省通行”的目标,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核心目标:统一标准,实现“一地接入、全省通用”
《方案》明确提出,要围绕“实名制管理‘一地接入、全省通用’”的原则,确保施工企业购置的实名制软硬件设施在省内任一城市完成数据接入后,无需再次备案或开发个性化接口,即可在全省所有城市实现数据对接。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统一”二字。
统一接口标准。省住建厅依据住建部相关规范,编制并发布了《广东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数据接口标准(V1.3版本)》,要求全省各地市在2022年8月15日前在官方网站公布该标准,确保所有企业和主管部门都能公开、透明地获取技术规范。
统一数据推送方式。自2022年9月10日起,所有新开工项目必须使用全省通用接口与市级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接,确保数据格式、传输方式、字段定义等完全一致。而在此日期前已正常运行的在建项目,则可维持原有接口,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资源浪费。
三、实施路径: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服务效率
为确保政策落地,《方案》设计了一套清晰、高效的实施路径,尤其在软硬件企业跨区域服务方面实现了流程优化。
对于尚未在广东任何城市接入系统的实名制软硬件企业,或已在一个城市接入但需拓展至其他地市的企业,可通过登录“广东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http://ygcxjg.zfcxjst.gd.gov.cn)在线提交申请。接入地住建主管部门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口联调测试,通过后发放测试密钥。整个流程实现“全程网办”,大幅缩短了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的时间成本。
此外,新开工项目的正式密钥发放结果也需通过市级系统同步推送至省级平台,确保省级主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全省项目接入情况,实现数据省级统筹。
四、强化监管与服务:畅通投诉渠道,严禁乱收费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方案》也强调了监管与服务并重。一方面,明确要求各地主管部门不得借推行“一地接入”之名,强制企业更换设备、指定产品或乱收费,不得强制断开已正常运行的系统连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另一方面,为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或技术壁垒重现,《方案》特别设立了举报投诉机制。软硬件企业或施工企业如发现存在故意拖延对接、设置技术障碍、强制采购等问题,可通过省级平台的“我的投诉”模块提交举报信息。主管部门须及时回应并依法处理,确保政策公平、公正执行。
五、深远意义:促进行业规范化与数字化转型
“一地接入、全省通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建筑行业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它有助于:
1.降低企业成本:避免重复投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
2.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全省数据集中管理,便于动态监控项目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
3.保障农民工权益:通过精准的实名制考勤和工资发放数据,有效防范欠薪问题;
4.推动行业数字化:为建筑行业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智慧工地建设奠定基础。
广东省此次推出的实名制管理改革方案,是一项立足长远、务实创新的制度设计。它不仅回应了国家治理欠薪的政策要求,也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广东有望成为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标杆省份,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