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秭归:筑梦宜居之城 赋能高质量发展

秭归:筑梦宜居之城 赋能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11-06 建设快讯
阅读(1,081) 点赞(125)

秋日的秭归,橙黄橘绿,层楼叠榭。漫步县城,街道整洁,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深入乡村,白墙黛瓦,庭院雅致,一派和谐宜居景象。

“十四五”时期是秭归县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面貌深刻蝶变的关键之年。五年来,秭归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住房保障、建筑产业、城乡发展、城市更新、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筑牢基石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安居方能乐业。“十四五”期间,秭归县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有优居。

五年来,秭归县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42亿元以上,累计新增商品房供应2643套、30.5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3.32平方米,富强小区、脐橙文旅小镇等9个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

出台《秭归县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购房者权益。严格执行商品住房和二手房网签备案制度,促进市场透明交易。五年来,新建商品房销售网签备案2509套、30.84万平方米;二手房成交网签备案2656套、34.36万平方米。

聚焦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持续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4个、房源769套。同时,加强公租房运营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化管理”,切实增强保障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强引擎建筑产业迈上新台阶

建筑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期间,秭归以“建筑强县”为目标,通过实施“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本土建筑企业,推动了建筑产业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1年至2024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入库税收超过8亿元。其中,2024年完成建筑业产值84.96亿元,入库税收1.84亿元。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41家,其中一级总承包企业8家,资质涵盖水利水电、市政工程、隧道工程、环保工程等多个专业,企业总体规模稳居全市县市区前列。

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秭归严守安全质量生命线,工程监督覆盖率100%,连续四年实现质量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全面推广运用实名制、扬尘监测、噪声监测、视频监控、危大工程监测预警、质量溯源等信息技术,智慧工地建设使用率100%、行业监管信息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施“六类示范”工地评价、“红黑榜”制度,推动安全文明标准化率达95%。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房建市政项目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楚天杯12个、市优质工程25个,指导建筑行业获国家级质量成果奖4项、省级质量成果奖125项。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项目通过湖北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成果评价(国内先进),湖北晶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获评“宜昌建造”表现优秀企业。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发展。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80%,累计发展绿色建筑50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60万平方米,发展装配式建筑32万平方米。建筑渣土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获绿色建造三星评价……秭归正以“绿色匠心”重塑城市肌理。

城乡共美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秭归县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十四五”期间,以“全域擦亮”为目标,深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水田坝乡、九畹溪镇、两河口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示范镇”,梅家河乡、归州镇等9个乡镇获评市级“示范镇”,秭归县被评为省级“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整县推进”先进县。归州镇、水田坝乡、泄滩乡三乡镇联动打造“归—水—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特色小镇魅力初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动态新增农村危房改造595户,切实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大力提升农房建设品质,编制推广使用标准化农房图集18套,新建农房使用通用图集或设计方案达100%。848名乡村工匠持证上岗,梅家坡人民公社旧址等42处历史建筑挂牌保护,乡愁与现代化在秭和谐。

完成屈原、水田坝、泄滩、沙镇溪、两河口5个集镇省级标准化水厂建设,提升城镇供水能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效能增强,运营企业获省级荣誉。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有效运行,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购置压缩式垃圾收集车13辆、电动收集车19辆、垃圾收集桶及沤肥桶19600个,建设分类垃圾亭212座,大力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三山三料”垃圾分类模式,开展垃圾分类的村落达85%,19个村分别获评省、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秭归用基础设施的“硬支撑”托起城乡融合的“软实力”。

能级提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秭归以县城为重要载体,通过落实相关政策、需求摸排,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增强县城的集聚辐射能力。

先后出台《秭归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就地城镇化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涵盖住房、就业、教育、医养等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吸引力。

坚持以住房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全县住房需求摸排,精准掌握各类群体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累计摸排县域人口16.58万人,确定未来购房需求潜在人群5000余人。聚焦各类重点人群,全面了解住房需求状况,累计摸排宜昌城区购房需求2185人、县城购房需求1303人,其中外出务工、返乡就业创业群体和农村潜在转移人口占比49.79%。

全面清理商品住房库存情况,将全县8个在售商品住房项目纳入购房奖补,累计筹集奖补房源近800套,做好转移人口安居保障。连续举办两届“房交会”,加强政策宣传和房源推介,促进住房消费。优化综合性民生政策兑现,累计完成购房奖补对象资格认定683人。2024年,全县新建商品住房销售网签6.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32%;2025年1至4月,全县新建商品住房销售网签2.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5.22%。累计推动4000人以上新增人口转移至县城,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有机更新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

秭归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有机更新”理念为引领,持续提升县城功能品质,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高水平编制海绵城市、防汛抗涝、老旧小区改造等各项专项规划,引领城市科学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县城海绵城市面积达标率超过40%。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楚文化街、文体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城市生态功能和休闲空间大幅拓展。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曲溪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92%,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打造全县“一个停车场”,建成320余处停车场、2万余个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特色井盖、城市客厅等细节更彰显城市品位。

实施天然气管网更新改造,新建长阳至秭归长输管线28公里及县城中压管道23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和安全供应保障能力双提升。推进道路畅通工程和安全隐患整治,新建金曲路、求索路、九歌路等,实施明珠大道、长宁大道、丹阳路等重点路段交叉路口安全隐患整治工程,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居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改造64个小区,惠及居民1.7万余户。改造中不仅更新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探索出的“五共”管护机制还为长效治理提供了秭归方案。社区适老化改造同步推进,累计加装电梯101部,有效破解“爬楼难”。

智慧赋能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秭归县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向智慧化、精细化迈进。

持续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先布局智慧城市:5G网络覆盖拓展,智慧停车系统普及,多功能智慧杆柱加速建设……从“一网通办”审批到“数字孪生”管理,从智慧工地到燃气管道监测,数字化正为城市治理植入“最强大脑”。

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推动物业服务规范化、规模化、品质化。成立县级物业行业党委,打造8个“党建联建”示范小区,推动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深度融合。开展“物业怎么样、居民来评判”活动,推动“群众说事、物业管事”的共治格局。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87个小区,物业企业产值破千万达3家,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成为社区治理的金名片。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落实“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一件事”高效办理,政务服务更加规范和便利。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法治建设更加健全和完善,为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公平高效的环境。

“十四五”期间,秭归住建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答卷: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建筑产业向绿而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展望未来,秭归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增效能,在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续写城乡建设新篇章。(胡兴军、王祖忠、宋小琴)

来源:三峡日报(2025年11月4日第A6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