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0月23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省级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人员“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本年度针对建设领域执业资格人员的专项监管行动全面启动。
一、背景:以“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2025年10月23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省级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人员“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本年度针对建设领域执业资格人员的专项监管行动全面启动。此次检查是落实《2025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冀建办〔2025〕6号)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抽查机制,提升执业人员合规水平,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保障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
“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国家推行的新型监管模式,核心在于“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此次聚焦执业资格注册人员,凸显了河北省住建系统对“人”的监管从“重资质”向“重行为、重信用”转变的治理思路。
二、检查对象覆盖四大类执业人员,抽查比例不低于3%
本次监督检查的对象涵盖在河北省注册的四类省级建设执业资格人员:、、、二级造价工程师。这四类人员是工程建设活动中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力量,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安全与造价控制。
根据通知要求,省住建厅将通过省级“双随机监管平台”随机抽取不少于注册总人数3%的人员作为检查样本。这一比例虽看似不高,但考虑到河北省建设执业人员基数庞大,实际抽查人数仍将达数千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震慑力。
三、聚焦两大核心内容:资格合规性与信用承诺履行
此次检查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准聚焦两大关键问题:
是否持续符合执业资格认定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社保缴纳、执业单位一致性等硬性指标。实践中,部分人员存在“挂证”“人证分离”等问题,即证书注册在某单位但实际不在岗履职,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是否履行注册申报时的信用承诺:近年来,河北省在执业注册环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申请人需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执业行为的合规性作出书面承诺。此次检查将重点核查是否存在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未兑现承诺等失信行为。
这两项内容直指行业顽疾,体现了监管部门从“形式审查”向“实质监管”深化的决心。
四、全流程信息化核查,四阶段有序推进
为提升效率、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本次检查主要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部门间数据比对(如人社社保数据、企业工商信息、继续教育平台记录等)进行非现场核查,体现了“智慧监管”的特点。
整个检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时间安排紧凑、责任明确:
10月23日至11月5日:注册人员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整改问题;
11月6日至15日:省厅通过平台随机抽取并完成初步核查;
11月16日至25日:各市住建部门对存疑人员进行实地或资料复核;
11月30日前:全省统一公布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这种“自查—抽查—复核—公示”的闭环流程,既给予从业者自我纠错的机会,又确保监管的严肃性与透明度。
五、严惩失信行为,强化结果运用
通知明确强调,对弄虚作假、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未履行信用承诺的注册人员,将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撤销注册、暂停执业资格、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列入信用黑名单等。所有处理结果将通过河北省住建厅官网统一公示,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此举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前途,也将影响其所在企业的资质动态核查与市场投标资格,倒逼企业和个人共同维护行业诚信生态。
六、以监管促规范,以诚信促发展
2025年度的这次专项检查,是河北省深化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它释放出明确信号:执业资格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象征,更是法律责任与社会信任的载体。未来,随着监管常态化、智能化、信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河北省建筑市场将朝着更加规范、公平、高质量的方向稳步前行。广大执业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强化合规意识,恪守职业操守,共同筑牢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