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勤奋的黄工

待君勤勉努力时,功成名就心愿至

勤奋的黄工

通宝余额:0充值

积分:0

退出

查价服务

生效中

点击开通服务

询价服务

剩余0条

点击开通服务

请问是否要退出登录?

  • 残忍退出
  • 继续看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识 > > 防撞柱立面标:道路安全的无声卫士

防撞柱立面标:道路安全的无声卫士

更新时间:2025-11-04 建设快讯 原创
阅读(1,488) 点赞(173)

【导读】防撞柱立面标是设置于道路边缘或障碍物前的立柱式交通安全设施,表面贴有高反光膜或涂覆醒目色带,兼具警示与防撞功能。它用于标示道路轮廓、引导视线,并在车辆偏离时提供缓冲防护,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场景。

防撞柱立面标是设置于道路边缘或障碍物前的立柱式交通安全设施,表面贴有高反光膜或涂覆醒目色带,兼具警示与防撞功能。它用于标示道路轮廓、引导视线,并在车辆偏离时提供缓冲防护,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场景。

一、什么是防撞柱立面标?其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作用是什么?

防撞柱立面标,又称立面标记柱或轮廓标柱,是一种设置于道路边缘、中央分隔带或障碍物前方的立柱式交通安全设施。其主体通常为具有一定高度和强度的柱状结构,表面贴附高反光膜或涂覆醒目的黄黑、红白等对比色条纹,以增强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可视性。

在功能上,防撞柱立面标兼具“警示”与“防护”双重作用。一方面,它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反光特性,向驾驶员清晰标示道路边界、转弯半径、障碍物位置等关键信息,起到视觉引导和提前预警的作用;另一方面,当车辆发生偏离或失控时,防撞柱可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减缓碰撞强度,防止车辆冲入对向车道或撞上刚性障碍物,从而保护驾乘人员安全。因此,它是现代道路安全“主动预防+被动防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防撞柱立面标的设置标准和安装间距有哪些规范要求?

我国对防撞柱立面标的设置有明确的技术规范,主要依据包括《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以及《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等相关标准。

根据JTGD81的规定,防撞柱立面标通常设置于以下位置: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桥梁两端、隧道洞口、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人行横道前端等事故易发区域。其安装高度一般为600mm至1000mm,确保在车辆前照灯照射范围内清晰可见。

关于安装间距,规范要求在直线段一般为4米至12米,而在曲线段或视距受限区域应加密至2米至4米,以形成连续的视觉引导线。此外,柱体应垂直于路面安装,基础需牢固,抗冲击性能应满足车辆以一定速度(如30km/h)正面碰撞时不发生整体倾覆或断裂。部分地区还要求在柱体底部设置缓冲吸能装置,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三、防撞柱立面标通常采用哪些材料制作?不同材料在耐久性、反光性能及适用环境方面有何差异?

目前,防撞柱立面标常用的材料主要包括

、工程塑料(如)、复合材料(如)以及等。

钢材:强度高、耐冲击,适用于高速公路或重载交通路段,但需进行热镀锌或喷塑处理以防锈蚀,成本较高,维护周期较长。

工程塑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重量轻、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好,且具备一定弹性,可在碰撞后自动复位,适用于城市道路和人行道周边。其表面易于粘贴反光膜,反光效果稳定。

玻璃钢(FRP):兼具高强度与轻质特性,耐候性优异,适用于沿海或高湿高盐环境,但成本相对较高。

橡胶材质:多用于临时施工区域或低速路段,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效果,但耐久性较差,不适合长期户外使用。

在反光性能方面,无论采用何种基材,均需在柱体表面粘贴符合GB/T18833标准的Ⅳ类或Ⅴ类高强级反光膜,确保夜间可视距离不低于150米。不同材料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使用环境、交通流量、气候条件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因素。

四、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中,防撞柱立面标的设置位置和视觉引导功能有何区别?

虽然防撞柱立面标在各类道路中均承担警示与防护功能,但其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中的设置策略存在显著差异。

在城市道路中,车速较低(通常≤60km/h),行人、非机动车混行较多,防撞柱多设置于人行道边缘、公交站台前后、学校区域、交叉口导流岛等位置,主要功能是防止机动车误入人行区域,保护行人安全。其高度较低(约600–800mm),颜色多采用黄黑相间,强调警示性而非高速防护。

而在高速公路上,车速高、车流量大,防撞柱主要用于标示中央分隔带端头、护栏起点、桥梁墩柱、收费岛等高风险点位。此时更强调其抗冲击能力和连续视觉引导功能,柱体更高(可达1000mm),间距更密,常与轮廓标、线形诱导标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线形诱导系统。部分高速路段还采用带LED主动发光的智能立面标,进一步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识别度。

防撞柱立面标作为道路交通安全体系中的“无声守护者”,其科学设计与规范设置对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新材料、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防撞柱立面标将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kf@zjtcn.com
建设快讯
简介:建设行业专业的咨询平台,为您提供及时、全面的行业相关动态资讯。
13495.94k 阅读量 247.52k 点赞量 1.53k 文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