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期,甘肃等地聚焦民生福祉,从乡村振兴的住房安全保障、城市“好房子”的品质提升,到冬季供暖的精细化服务,多措并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模式创新,各地不仅筑牢了安居基石,更传递了城市暖流,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安居到宜居,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全国各地正以一系列扎实的民生举措,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甘肃省等地在住房建设与冬季供暖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民生工作写下了生动注脚。
乡村振兴:筑牢安居基石,建设和美乡村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甘肃省平凉市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筹集专项资金,平凉市有序推进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全年完成830户改造任务,户均补助超过2.5万元,让农房更安全、更放心。同时,对全市13.81万农村低收入群体开展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监测率达100%,确保危房动态清零。
此外,平凉市还着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一方面,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清运处理生活垃圾6.4万吨,实现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处理;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建制镇污水治理水平,争取资金1.37亿元用于污水处理站新建与改造,铺设污水管网50千米,基本实现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品质提升:打造“好房子”,引领宜居新风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锚定“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房子”目标,通过“标准先行、质管强化、标杆引领”三维发力,推动居住品质升级。
高台县率先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从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工程质管、智能建造、服务水平五个维度划定清晰标尺。在建设中,引入“主体结构与内装分离”等先进模式,为后期空间改造预留弹性。同时,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构建多层级监管体系,并大力推广
与,让“好房子”兼具舒适与环保。更具创新性的是,高台县打造了“第四代住宅”标杆项目,通过“空中花园+立体生态”设计,将绿化引入空中,为居民带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栖居体验。温暖守护:优化供热服务,传递城市“暖流”
冬季供暖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今年,多地构建全方位供热保障体系,让暖流既温暖群众的家,也温暖群众的心。
面对寒潮,甘肃、山东等地灵活调整供热时间,实现“热力先行”。甘肃定西、天水等地提前启动供暖,确保居民家中暖意融融。在服务模式上,内蒙古赤峰、宁夏青铜峡等地推行“供热管家”制度,通过网格化管理、“一对一”服务,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据悉,该模式使用户报修响应速度提升35%,问题处置周期缩短40%,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跟进”的转变。
此外,兰州、佳木斯等地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和“敲门行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家家户户,前置解决暖气不热、管道堵塞等问题,以面对面的交流和实打实的举措,将温暖与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从乡村的安居保障,到城市的品质人居,再到冬日的精准供暖,这一系列民生实事,共同绘就了一幅幅幸福温暖的民生画卷,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