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新安儿童友好公园坐落于黄山市屯溪区广宇大桥南桥头东侧,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公园场地前身为2004年建成的闲置绿地广场,因存在游乐设施匮乏陈旧、功能不够完善、空间活力缺乏等问题而长期闲置。2023年,黄山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结合2024年全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城市更新基础设施补短板的现实需求,以及周边3公里内2.5万余户居民缺乏儿童专属活动空间的民生诉求,该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于2024年7月开工,2025年1月正式投用,总投资约350万元,设有儿童活动区、家长看护区、城市运营区、便民停车场4大核心板块,新增游乐设施17组、便民停车位49个。建设过程中,项目紧扣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理念,创新采用“人+产业+策划、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对标一线城市标准,融入黄山本土文化元素,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出兼具实用性与在地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该项目于2025年6月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是本批次安徽省唯一入选项目。
二、特色经验
特色经验一:政策引领+机制协同,筑牢城市更新建设根基
黄山市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将儿童友好公园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关键民生节点,先后出台《黄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黄山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及9个专项建设指引,配套印发《黄山市城市园林绿化导则(试行)》《黄山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的通知》,从制度层面规范儿童友好空间及绿化工程的建设标准、全流程管理要求与竣工验收规范。同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社会共建、儿童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由市委市政府加强统筹,市住建局、市妇联牵头,联动文旅、教育、卫健、交通等多部门,将项目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全域“一张图”统筹规划,全程“一盘棋”系统推进,全员“一体化”多元共建,不仅保障项目落地,更推动城市更新从“单点改造”向“系统升级”转变,为全域城市更新提供机制范本。
特色经验二:问需于童+本土赋能,打造城市更新文化标杆
坚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的规划理念,将儿童需求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考量,联合市妇联组建儿童议事团,让儿童从方案设计、设施选型到开放试体验全程参与,及时吸纳儿童意见并融入设计,使城市更新更具人文温度。同时,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以黄山“迎客松”为切入点,以“松果”为主题,打造“奇幻森林”特色活动区,将“松果屋”“穿越网洞”等趣味设施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既打破中小城市优质游乐空间供给不足的壁垒,又赋予公园独特的城市识别性,使其成为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示的窗口。
特色经验三:运营前置+循环赋能,构建城市更新可持续生态
创新引入全周期运营思维,将运营规划前置至设计阶段,预留弹性商业空间,结合时令节点推出迎新春亲子游园会、夏季萌娃跳蚤市场等活动,引入咖啡茶吧、云边小卖部、摸鱼消消乐、共享泡泡车、跑跑卡丁车等10项常态化或时令性经营设施,实现收益反哺公园维护,形成可持续运营闭环,构建“设施增补—场景营造—商业运营”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同时安排专人开展设施巡检,在节假日强化安全检查与交通引导,形成“建设—运营—维护”的良性循环。通过可持续运营和长效管理,不仅破解传统公共空间重建设、轻运营的难题,更将公园打造为城市更新的“活力引擎”。
三、取得成效
成效一:空间焕新+服务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全面优化
项目成功激活闲置绿地资源,将功能陈旧的广场改造为集游乐、休憩、停车、商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春节假期日均人流量达2000人次,有效填补了周边区域儿童专属活动空间的空白,为2.5万余户居民提供优质亲子活动场所,新增的49个便民停车位缓解了区域停车难题,公园周边道路优化、便民设施完善同步推进,实现“以点带面”的城市功能提升。在系列政策指引与项目示范带动下,黄山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今年以来已建成8个口袋公园与街头游园,15个老旧小区完成儿童活动绿地增设,目前全市儿童友好公园总量达24处,形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成效二:生态保护+产业带动,促进城产融合深度发展
项目采用温和改造方式,保留原有乔木、灌木等自然生态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践行“生态优先”的城市更新理念。同时,公园内商业场景维持稳定营收,目前已吸纳会员超500人,累计运营收益超8万元,不仅反哺公园维护,更带动周边亲子教育、休闲消费等新业态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活力提升。项目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为“人产城互促共进”的城市更新目标注入鲜活动力。
成效三:模式创新+示范引领,提供城市更新黄山经验
作为中小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典型范本,项目以“微改造、精提升”的建设路径与可持续运营模式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清单。通过政策协同、儿童参与、文化赋能、运营前置的创新实践,项目为同类城市破解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难题、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为中小城市提供了城市更新的“黄山方案”,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