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福建省关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监管,三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5年11月12日正式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下半年全市建筑市场行为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自11月12日起至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检查背景与政策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福建省关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全过程监管,三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5年11月12日正式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下半年全市建筑市场行为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自11月12日起至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此次检查严格依据《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市场行为监督检查办法》以及《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全省房地产及工业厂房项目建筑市场行为监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旨在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拖欠工程款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建筑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切实保障工程建设各方合法权益,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民生问题。
检查时间与范围明确
根据《通知》,本次检查时间为2025年11月12日至30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实施。市级层面由三明市住建局负责对市本级在建项目进行抽查;各县(市、区)住建主管部门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同步组织辖区内项目的检查工作。
检查对象覆盖全市所有在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抽查比例不低于项目总数的10%。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检查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厂房项目列为重点对象,要求这两类项目的抽查数量不得低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总数的50%。若辖区内此类项目总数不足抽查总量的一半,则必须实现全覆盖检查,凸显出监管部门对高风险、高关注度领域的高度重视。
聚焦五大核心检查重点
《通知》明确了本次检查的五大重点领域,涵盖从建设单位到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各参建主体的行为规范:
建设单位行为合规性: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违规收取各类保证金、未按规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违法发包、拖欠工程款及勘察设计监理费用、未依法办理施工图审查或施工许可等问题。
参建单位资质与行为合法性:严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出借资质、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等违法行为。
执业人员资格与签章规范:检查勘察设计企业及其注册执业人员、主要设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施工图上的签章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劳务实名制与工资支付保障:核查施工单位是否落实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是否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关键岗位人员持证在岗情况:重点检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八大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等是否持有效岗位证书并在岗履职,同时核查技能工人总人数是否达到福建省住建厅闽建筑〔2022〕7号文规定标准。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为确保检查实效,《通知》明确由市住建局建筑业科、科技设计科、市造价站、市城市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市建设人才服务中心)联合抽调骨干力量,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组成检查组,形成专业、权威的监督队伍。
同时,《通知》对受检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必须积极配合检查,如实提供资料,不得拒绝、阻挠或弄虚作假。对拒不配合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发承包违法行为查处认定办法》(建市规〔2019〕1号)依法严肃处理。
此外,各县(市、区)住建主管部门需在2025年12月2日前向市住建局报送监督检查报告及附件表格,并于12月27日前提交问题整改与处理情况,形成“检查—反馈—整改—闭环”的完整监管链条。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大规模、高强度的建筑市场行为检查,不仅是对当前市场乱象的一次集中整治,更是三明市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监管和责任追究,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主体诚信意识。
尤其在当前经济复苏与城市更新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三明市或将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与智慧监管平台融合,构建更加公平、透明、法治化的建筑市场生态。
此次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任何试图规避监管、损害市场公平的行为都将被依法严惩。建筑企业唯有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