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告》,正式启动覆盖全市范围的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违法违规专项治理行动。此次行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全面消除建设工程领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正式启动覆盖全市范围的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违法违规专项治理行动。此次行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全面消除建设工程领域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治理背景、重点内容、具体要求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对《通告》进行深度解读。
一、治理背景:强化法治监管,回应安全关切
自201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实施以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职责正式由消防救援机构划转至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这一制度调整虽优化了审批流程,但也暴露出部分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未审先建”“未验先用”等违规行为,埋下重大安全隐患。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因消防设施缺失或不合格引发的火灾事故,再次敲响警钟。
在此背景下,江门市依据《江门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于2025年11月14日正式发布专项治理通告,标志着一场系统性、全覆盖的消防审验合规整治行动全面展开。
二、三大治理重点:精准聚焦关键环节
《通告》明确划定了本次专项治理的三大核心范围,体现出“源头防控、过程严管、服务规范”的治理思路。
1.消防审验手续全面排查(2019年4月1日至今)
凡依法应办理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或备案的建设工程,均纳入排查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房、军事设施等特定类型项目被排除在外,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2.建材与设备防火性能监督抽检(治理部署后新开工项目)
针对新开工项目,重点核查的见证取样检测情况,并开展监督抽检。此举直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行业顽疾,从物理层面堵住火灾风险源头。
3.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行为整治(2020年6月1日以来)
对提供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评定、技术咨询等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处无资质执业、出具虚假报告、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这不仅是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更是对整个消防技术服务体系的重塑。
三、政策导向:鼓励自查自纠,兼顾执法温度
《通告》在强调“依法依规、严格执法”的同时,也释放出明显的政策善意。其中明确提出:对于已投入使用但手续不全的项目,相关单位应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若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之规定,住建部门可免予处罚。
这一举措既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治理理念,也为企业和单位提供了整改窗口期,避免“一刀切”式执法带来的社会成本,彰显了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人性化与灵活性。
四、全民参与: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
消防安全不仅是政府责任,更需全社会共同守护。《通告》特别鼓励公众积极举报消防审验环节的违法违规线索,并公布了市及各区(市)住建部门的联系电话与专用邮箱,畅通监督渠道。
通过发动群众力量,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共治机制,不仅能提升执法效率,更能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参与感,推动消防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五、深远意义: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专项治理不仅是对既有问题的集中清理,更是对江门市未来城市建设标准的一次全面提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江门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正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只有筑牢消防安全这一“底线工程”,才能为招商引资、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治理行动的深入,江门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体系将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建筑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净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也将显著增强。
消防安全无小事,一丝疏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江门市此次开展的消防审验专项治理行动,既是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应民生关切、护航城市发展的务实之举。期待在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江门能打造出一个更安全、更规范、更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全国中小城市消防安全治理提供“江门样本”。